论群众路线的价值意义(2)

论群众路线的价值意义(2)

核心提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刻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

党的群众路线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由群众路线自身内容决定的。群众路线要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即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党在一切实际工作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上述重要特征,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也是检验、丰富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因为正确路线的制定离不开正确的认识,离不开客观真实的情况。从根本上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途径,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觉悟和行动。通过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无限循环的过程,既可使领导者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又能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领导者和群众的主观世界,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并通过群众实践的检验,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制定并执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不仅扭转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而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表达人民群众的主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的执政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