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党的权力来源和本质
执政党是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必须正确认识党与权力的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
党的历史上看,人民群众必须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就不能胜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建设自己文明、富裕、幸福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从党的工作实践上看,党又必须联系人民群众,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在党同群众的关系上,首先要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即共产党人如何看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力。
从党的群众路线的角度来看待共产党人的权力,其中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二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要替人民办事。这就深刻揭示了共产党的权力来源和本质。既然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这种权力就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就要了解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意愿。既然共产党人的权力要为人民服务,要替人民群众办实事,那么,每一个掌权的共产党员就必须树立公仆意识,一切对人民负责。现在有一些党员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应当服务于人民群众,其思想和行为表现为:推崇“权力至上”,特权思想,滥用职权。克服这些思想和行为,既要靠教育,靠法制,靠深化改革,也要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的职能需要转换,由指令转向指导,由领导转向服务,由具体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这样有助于人们克服“权力至上”、“特权思想”等错误观念。竞争机制、市场运行、法制管理,使习惯于滥用职权者不能不感受到是一种制约和威胁。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使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