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众路线反映了党的根本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来说,群众路线主要是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由于群众的经验和知识往往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群众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和方案。只要领导者的认识集中了群众的正确意见和智慧,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那么,领导者的认识同群众认识就会达到一致。用理性认识的成果指导群众的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众实践,使精神变为物质,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群众实践检验已有的认识正确与否,从而补充、修正和发展已有的认识。群众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领导者的认识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必须不断发展和提高。党的群众路线也是一种基本的领导方法。把群众路线化为党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以科学方法总结群众经验,以正确的领导方法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就会极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需要坚持和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
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工人和农民仍然是党的基本群众基础,是党依靠的对象。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只能巩固和发展,而不能放弃和削弱,否则政党必然使自己
业已存在的基础动摇,导致依靠力量不稳定,影响政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层次的升级,社会分工的细化,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在迅速发展,因而社会阶层、群体从过去的单一变得多样,所以,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广泛。执政党的目标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执政党的重要功能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执政党的利益表达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各阶层和各个群体的利益。执政党只有尽可能整合社会一切资源,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力量,才能巩固和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树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领导的本质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怎样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要在人事的选举上、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社会各类组织的管理上、对权力的监督上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能够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表达人民群众的主张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此外,还要扩大参与的内容和层次。要扩大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知情权是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一个部分,没有知情权,也必将影响其他权力的行使。还要树立与群众平等的思想,肃清封建等级观念。既要重视党外群众的作用,也要重视党员的作用,善于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坚持群众路线需要制度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特点,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得到落实。要通过制度,培植和强化群众路线的观念,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要通过制度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有效的渠道,扩大人民民主;要通过制度纠正群众工作中的偏差,防止脱离群众路线的问题。完善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具体的工作制度,从根本上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
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的社会实践内容需要新的实践形式。只有积极探索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才能使群众路线得到很好的坚持。近年来已实行的听证会、民主测评、公推公选等形式就是很好的探索,还要继续拓展和深化。主要是:一要坚持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如一方面深入基层,同群众面对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善于利用现代媒体宣传导向,增强教育和宣传的效果。二要调动各方面力量,拓展做群众工作的途径。党是群众工作的主体。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的模式开始变化,许多管理的内容将由社会承担。因此,要善于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社团组织等开展群众工作。三是由单一内容变为多项内容。走群众路线,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重大决策的内容,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应该体现群众路线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