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 艰辛探索

第二十九集 艰辛探索

核心提示:1956年5月31日,武昌汉阳门外烈日当空,一位62岁的老人纵身跃入长江中,在浩瀚的江面上挥展手臂,破浪前行。两个小时后,他才意犹未尽地登上船来。随行人员激动地说:“真想不到您游得这么好。”老人幽默地说:“谁说长江不能游?如果给我一个馒头,还可以再坚持两个小时。”事实上,毛泽东并不喜欢吃馒头,但他确实喜欢游泳。长江之水凶险莫测,而花甲之年的毛泽东从1956年的第一次到1966年的最后一次,先后40多次在长江的万顷波涛中搏击风浪。他经常说:“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短片】 

1956年5月31日,武昌汉阳门外烈日当空,一位62岁的老人纵身跃入长江中,在浩瀚的江面上挥展手臂,破浪前行。两个小时后,他才意犹未尽地登上船来。随行人员激动地说:“真想不到您游得这么好。”老人幽默地说:“谁说长江不能游?如果给我一个馒头,还可以再坚持两个小时。”

【主持人】

事实上,毛泽东并不喜欢吃馒头,但他确实喜欢游泳。长江之水凶险莫测,而花甲之年的毛泽东从1956年的第一次到1966年的最后一次,先后40多次在长江的万顷波涛中搏击风浪。他经常说:“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1]然而,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不断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

(推出片名——第二十九集《艰辛探索》)

【短片】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次整风实际上也是八大提出来的,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但是,在整风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的情况。5月中旬毛泽东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标志着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变化。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反右派运动猛烈地开展起来了。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反映到理论上,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被动摇和修改,这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一次次犯扩大化错误的理论根源。

【主持人】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可惜的是,八大后不久,我们党就改变了八大提出的政治、经济路线,发生了阶级斗争扩大化、权力过分集中、经济上急于求成等错误,从而使探索过程充满曲折。

【短片】

1957年11月,毛泽东到苏联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苏联刚刚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赫鲁晓夫十分得意,声称“15年后超过美国”。毛泽东也在大会上表示:“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2]

【短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接踵而至的胜利使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人们以为,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无往而不胜,中国富强的目标完全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提出,虽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但也反映了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八大提出的正确的经济路线被改变了。

【短片】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的领导人。1958年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有中央和地方部分领导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纠正高指标、共产风等“左”的错误。3个月后,为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又召开了第二次郑州会议。

【专家】

在初步纠“左”的过程中,党中央、毛泽东提出若干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新的认识,如批评了脱离生产力现状急于过渡的错误,强调要划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

国民经济应当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些思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这些认识和纠正,是沿着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路展开的。最终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发生重大反复,“左”倾错误再度泛滥,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短片】

1960年5月25日凌晨,新中国的登山健儿从喜马拉雅山北坡成功登顶,这是一次艰难的攀登。此时远在上海的毛泽东,也正在经历着思想上艰难的调整。6月18日,一向工作到凌晨的毛泽东早早起床,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写出了一篇思考已久的文章:《十年总结》。他总结了新中国成立10年间的探索历程,并认识到,“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3]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前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次会议还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由“大跃进”转入调整阶段。

1962年1月,正值冰雪寒冬,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会议对近几年的失误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取得了重要成果。虽然“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但党和国家的注意力,放在了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方面,国内形势逐步好转。

【主持人】

1956年到1966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中,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评价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短片】

1960年,林县人扛起铁锹,推着小推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太行山深处,一干就是十年,硬是以山腰为路,将浊漳河的水源通过这条人造的红旗渠引到了林县的地里;王进喜带领1205功勋钻井队赶赴大庆,五天打完一口井,创造了钻井的最高纪录;唯一见过导弹的钱学森,带领一支没有见过导弹的工作队伍,让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也是在这一年,赫鲁晓夫撤走了核工业部系统的200多位苏联在华专家,毛泽东果断决定,不靠苏联,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

【短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随着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震惊世界。1967年夏天,又是在中国西部上空的一声巨响,宣告了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创造了最短时间内连续成功研发原子弹、氢弹的纪录。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8年10月,邓小平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主持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百折不挠,不断前行,为后来中国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一直没有从根本上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国情,最终酿成了一场延续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专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参考《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毛泽东传》中央文献版)

[1]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2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3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