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江苏经济转型发展(3)

创新驱动与江苏经济转型发展(3)

一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促进科研与生产对接为重点,构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定期举办江苏科技成果交易会、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无锡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创建江苏省科技成果交易网。这些博览会和网站集技术成果交易、新产品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为科技人员与企业家互相交流提供了平台,使成果拥有者和资本所有者都能在更大范围寻找各自的“主顾”,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二是以“整合、完善、提高、共享”为原则,构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格局,促进科研单位和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社会开放。例如,南京工业大学,面向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既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设备开展研发活动,也可以委托学校进行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形成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机制。许多开发区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例如,常州高新区投资8亿元,建立创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向4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了上百亿元规模文化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已建成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0多家,“十一五”期间,累计受益的企业10万多家次。下转A3版

上接A2版

三是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鼓励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创新融资平台。财政加大科技投入,采用贴息、担保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信贷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出台促进创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全省创业投资机构数、资金规模、投资项目数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宗旨,构建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省市县都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政策,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办好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江苏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85名,省“双创计划”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1793名。“十一五”以来,全省共资助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0752名。

第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推动科学决策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作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决定前,采取多种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依靠专家的力量,搞好科学论证。例如,江苏沿海开发就是在专家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06年,省委、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沿海发展调研和论证,30多位院士、200多位专家参加,前后一年多时间,围绕11个专题进行科学论证,研究的成果和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多年来,江苏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之间,形成了多种交流平台。例如,南京大学承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成立的江苏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2001年开始的每年一度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都成为领导干部与专家学者、企业家交流的重要平台。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自1997年创办以来,围绕江苏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起到了积极的咨询作用。江苏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首期聘请的18位顾问都是国际上著名的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每次会议的成果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决策水平,而且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省委、省政府每年举办的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实际上是制度化的交流平台,每期围绕一个专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作报告,不仅为大家增长知识、增进共识、增添才干起到了“充电器”、“加油站”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决策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机会留给勇于创新的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以创新赢得未来,以创新再创江苏发展新的辉煌。

(原文19000多字,本报刊载时作了删节)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