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学会忏悔

我们应当学会忏悔

【作者小传】: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三次参加边境作战,荣立一等功两次,获二级英雄模范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曾担任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是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全军首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全军外宣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主持和参与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在内的国家、军委、总部赋予的研究课题88项,上报中央、军委总部的内参、研究报告96份(项),发表理论文章240多篇,出版《困惑与选择》、《政治作战初探》、《人生的醒悟》、《人世的启悟》、《人类的顿悟》、《与青年谈人生》、《与青年谈成长》、《觉悟中国》、《思想的原野》等著作,共计600余万字,有26项成果获各种奖励。2004年以来,系统研究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被《光明日报》评价为该领域研究第一人。目前研究重点是“新政治观”。

刘伯勤为自己在“文革”期间的错失刊登广告向受伤害者致歉,此消息一出,迅即登上各门户网站的主页,并在网民中产生轩然大波,相信由此而来的社会震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引向深入。为什么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一切厚重乃至人性亦被解构的情况下,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人物做了一件看似不那么重大的事情,却聚焦了公众的目光,让麻木的灵魂为之一震,不易感动心头为之一热?

道歉

至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文化心理上习惯于掩盖错失的民族,能够主动忏悔几十年前的错失,具有相当的符号意义;二是在对“文革”的荒谬及其对一个民族的巨大伤害反思远不到位的情况下,刘伯勤触动了一个我们不愿意深揭,甚至有意无意进行掩饰的疮疤,必定引起广泛关注,实际上网民已经为此开打口水战;三是以政府退休处长的身份进行忏悔,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就是在很多官员绞尽脑汁掩饰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他反其道而行之,主动亮丑,确有引导已经双重人格的官员们回归人性的效用。

其实,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也没有不犯错误的政治集团乃至民族,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尤其是找不到正确的改正错误避免犯同样错误的路径。换言之,在一条河流中湿鞋不可怕,怕的是一再在这条河中湿鞋。如何避免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刘伯勤先生的做法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伤害者来讲,必须正视错失,哪怕时间过去很久,惟此方保灵魂获得归宿。笔者曾注意到西方国家的政府屡屡为百年前的错失而承担道义责任,比如加拿大政府为百年前伤害华工公开道歉。至于官员为道义责任道歉就再正常不过了。而我们却为了面子或某种形象决不认错,这显然不是正确的选择。对于被伤害者来讲,则应当善于忘记,以包容和宽容彰显胸怀和境界,个人是这样,一个集团或国家民族也应当是这样,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允地讲,我们的政府和社会较前都有了巨大进步。简言之,尚未进入法度范围内的错失,伤人者应勇于忏悔,受伤者应有更大的宽容,二者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在。强调这一点,也是与自己的体验有关。举例来看,几年前随团访问加拿大,笔者向加方同行提出一个问题,对当年中加军队在朝鲜战场兵戎相见怎么看?回答:“那就是个历史事件。”对方的回答轻松自然,但对于长期接受仇恨教育,认定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时采取了选择性记忆的我方人员,不能不是一种心灵和价值观上的冲击。

当然,笔者在这里特别强调反思和忏悔,其实是为了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面子意识,为了维护面子不惜放弃里子,也就是说不敢揭自己的疮疤,甚至习惯于以更大的错误掩盖原本不太大的错误。这种文化心理制约了对悲剧的机理剖析,认识不深刻,就不会留下烙印,容易忘记就难避免重复发生。象“文革”这么大的灾难,有那么多人成为伤害者和被伤害者,特别是人伦道德和价值观的破坏,几代人都未必能够重建,然而我们却没有进行彻底反思。为什么当前社会出现了美化“文革”的思潮?看似是对现实的不满,深层原因还是反思不到位。所以,要想避免第二次“文革”,就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突破的同时,进行反思和忏悔。

强调反思和忏悔,也是希望以此弥补法治之不足。人性中存在着恶,这种恶大多情况下并不直接触及法的底线,那么在未达到强制程度如何约束?也就是如何把人性的恶一直关在笼子里?这就需要反思和忏悔。西方国家的人们习惯反思和忏悔,除了基督教的原因,就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德国为例,这是一个理性和自觉的民族,其理性和自觉源自哪里?至少一个方面就是对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深刻反思和真诚忏悔。他们认识到,要避免第三次灾难的发生,必须实现制度设计上突破,同时避免不被政客所操控,后者的路径在反思和忏悔。这一点对于进入社会转型的中国,尤其相对集体躁动的中国社会,无疑越来越显其重要。我们应当通过反思和忏悔抑制身上的恶,避免不留意间让其跑出来伤人。

强调反思和忏悔,还是为了让负重的灵魂找到循路,也就是经常进行自我灵魂洗涤和净化。人不是神,神从不犯错误,人却很难不犯错误,怎么才能在错失中不使灵魂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蜕变和扭曲,有效方法就是直面内心中的恶与行为中的错,通过“赎罪”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这或许就是基督教借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来证明人有原罪,又因为原罪而要求忏悔和赎罪,进而升华自己的精神,引导自己的灵魂。当然这里也有改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考量,即遇事也要善于和勇于从自身找原因,避免一切归因于社会,归因于他人,结果恶化自己的心灵和社会环境。这一点相对于目前的特殊社会背景、社会氛围,更显其重要。

……

最后,笔者有两点希望,一个是希望我们自己和从属的集团、民族,不断积淀刘伯勤先生这样的勇气,学会反思,学会道歉,学会忏悔,以求升华。倘真成为一种普遍的灵魂净化活动,或许会演化为中国版的启蒙运动。另一个是习近平主席在今天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从刘伯勤的行为中找出一些启示?如果找得出用得上,未必不可发展成为一次灵魂大扫除运动。

圆中国梦,我们需要太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