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坚决打破“城管+小贩=暴力=临时工”的公式(3)

【案例】坚决打破“城管+小贩=暴力=临时工”的公式(3)

“城管”频被曝,挑动了谁的神经

关于“城管”一直是这几年关注热点,关于“城管”的报道接连不断,在这些事件中,“城管”几乎处于负面位置,甚至出现了民众拿“城管”调侃的现象。

为什么“城管”在众多执法行业中成为众矢之的,谁该为之承担更多的责任?它挑动的是谁的神经?

如果仅把板子打在“城管”的屁股上,我想是有失偏颇的。“城管”的组成仅仅普通的公务人员,他们不能也不应该这样很独特的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两天的事件恰恰是一个客观的反应。两条新闻,对“城管”来讲,一正一负,也就是从人群角度,是正常的,公平的。那么“城管”与商贩冲突不断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这样的事也许是很正常的。首先,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论是经济,还是思想,都又长足进步,寻求公平,民不惧官已成常态,小贩与“城管”周旋也就不足为奇,其次,当今社会的确诱发了一丝“官老爷”作派,“这方土归我管”确实让“城管”有嚣张之嫌,还有,作为弱势群体的商贩与“城管”的冲突,其实正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矛盾焦点。

如此看来,这样的现象并不需要大惊小怪,它只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正常环节,要解决它,只能从社会制度的成熟、法制的完善,以及人们对社会发展的适应等方面入手,那么不同层次的矛盾就可迎刃而解了。

城管脚踩商户头又是临时工干的?

城管暴力执法,已经算不上“新闻”,可在这次事件中,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的粗暴,已近于夸张,逾越社会容忍底线:涉事执法人员将商户打倒在地后,还双脚跳起踩其脸,这给公众强烈的心理冲击,也激起了公愤。

面对这起丑闻,责任部门本该在缜密调查的基础上,给公众一个说法。可到头来,当地城管局却抛出一个轻飘飘的结论:城管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是临聘人员惹的祸。对此说法,不少网民哄笑:一不小心,又猜到了结局——作为“顶缸专业户”的临时工,关键时刻又登场了。

只不过,一句轻描淡写的“临时工干的”,怎能令人信服?对于“临时工干的”的提法,公众早已不感冒。退一步讲,即使是临时工干的,难道就能对商户施以拳脚,主管部门就能推诿责任?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一位可能的“临时城管”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的脸,是肉体践踏,也是尊严辱没。城管执法,本该与小贩对等沟通,可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却裹着江湖气,尽显流氓化,与权力应有的谦抑姿态相悖。暴力执法,已受诟病。遗憾的是,涉事城管监察支队并无悔过之意,在介绍情况时,还有狡辩卸责之嫌:绝口不提打人情节,反而刻意渲染城管“弱势”。

城管执法,不可“粗痞化”。一句“临时工做的”,非但难以取信于公众,恐怕还会招致更多质疑。它包含的卸责心态,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小觑。

【启示与思考】

城管执法问题由来已久,矛盾突出,此次延安城管以近于夸张的粗暴方执法式又一次将“城管”这一“敏感”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走出当今城管执法的怪圈,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笔者在这里浅谈几点关于城管执法的思考:

第一,城管队员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发生,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城管双脚跳起猛踩倒地商户,这样的做法无疑让人震惊。很多网友在评论此事时说道,城管固然有执法权,但是也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故意伤人,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和商户的交流中,要注意沟通技巧,避免爆发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当然,城管在实行执法权力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倡导文明执法。城管执法是国家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符合国家法制建设的总要求。努力体现“执法为民”、“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三方面要求。如今很多时候城管执法时只注重执法结果而不注重执法过程,只注重完成任务而不注重社会影响,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城管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提倡文明执法,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为之而努力的事情,和谐社会也是靠的所有百姓,商户和城管不应该是对立面。

第三,完善监督机制。暴力执法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城管执法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因此,一定要理清现状,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避免超范围执法。我们在痛心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也要建议政府不断完善执法队伍内外的监督机制,使得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能够更加文明、合法,使得人民群众取得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权利。

那个体重至少有八十多公斤的延安城管双脚跳起暴踩商户脑袋的视频传遍网络、红遍全世界之后,立马就有网民断言:肯定是临时工干的。话音刚落,有关方面像演双簧一样地回应:是临时工干的。用临时工堵枪眼的人是老谋深算之辈,招数用烂了,效果就很差了,甚至会完全没效果。此次事件中,相关部门一句轻描淡写的“临时工干的”,怎能令人信服?退一步讲,即使是临时工干的,难道就能对商户施以拳脚,主管部门就能推诿责任?

“临时工”频频犯错,我们相关部门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