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民主的价值

学术民主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发扬学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这是一个极富深意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与落实。

学术民主的基本诉求    

学术民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民主概念本身就很复杂,其内涵和外延一直都难以取得学术界、更不用说整个社会的共识。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紧密关联,两者相互贯通、相互包容。有人试图加以区分,而实际上难以分清。这里的学术民主是从广义讨论的。  

学术民主涉及到与政治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关系。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一直很纠结。在政治本位、政治泛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术总是受到政治的支配和制约。如果政治权力决定学术研究,当然就没有什么学术民主可言了。因为政治问题设置学术禁区,也就没有学术自由。民主与权威的关系也很微妙。学术界客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权威,他们在学术界发挥较大的、独特的影响。然而学术权威的存在,也造成了学术话语权的不平等。尤其是学术权威的不正确使用,造成学术资源上的不均衡,乃至出现学阀、学霸现象。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是学术民主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权力和权威的越界,损害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因而损害了学术民主。

学术民主以探求真理为己任。权力不等于真理,权威也不等于真理。在真理面前,身份无涉,没有位高言重,也没有人微言轻。真理性的认识来自人们的独立思考,经受同行评判,接受实践检验,经历时间考验。真理的花朵根植于自由的土壤。研究领域的自由,就是自然、社会、思维的一切方面,都可以研究。要做不留死角的全方位研究,而选择性的研究终究跳不出以偏概全的窠臼。研究方法的自由,就是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从各种途径解决问题。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不能理解成正确与错误的关系,而是既相互有别、相互竞争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关系。社会是复杂的、多维的,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研究,更可能了解事物的全貌,触及事物的本质。研究结论的自由,就是允许研究者提出各种不同的结论。选择对象的不同,占有资料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认识水平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是自然的。如果结论在前,研究在后,只允许一种结论,不允许不同意见,这样的所谓研究就背离了学术探索的本质。 学术民主是政治民主的标尺  

民主的核心构成是政治民主,学术民主是民主的一种体现。学术民主与政治民主有着内在的密切关联。与政治民主比较起来,学术民主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根植于“学术”二字。一般而言,学术研究属于高端的、探索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高端性,就是学术活动是少数人的特殊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普通活动,范围有限制。其探索性,就是未知领域的、没有定论的活动,既有的规则并不一定适用,甚至探索的目的就是验证既有规则正确与否,并尝试打破既有的规则。由此看来,作为少数人的、范围有限的、探索性的活动,学术活动所要求的自由更大,受到的约束更少,学术活动应该更为民主。从人的角度也能说明这一点。学术活动的承担者是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工作自由度比较大,视野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他们需要而且也能够分享更多的、更高的自由和民主。  

在静态上,学术民主反映政治民主的水平。学术民主与政治民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局部反映整体,特殊反映一般,不能脱离政治民主谈论学术民主,这是常识。具体而言,政治民主水平高,学术民主自然水涨船高。而在政治民主存在欠缺的社会,要么没有学术民主,要么学术民主水平不高。纵览历史、放眼世界,尽管不能说学术民主与政治民主两者之间完全对应,但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  

在动态上,学术民主反映政治民主的趋向。学术是社会的触角,政治民主的探索性、尝试性往往是在学术领域率先有所反映。知识分子是社会中的敏感群体,对政治动向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印证了这种情况。比如,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民主之风从学术界吹向整个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大转折的先导。 学术民主是思想解放的先导

以学术民主打破禁区。社会的僵化停滞首先是思想的僵化停滞。在科学史上,地球中心说等曾占据统治地位,并以此为依据排斥和打击其他各种学说。在社会科学、意识形态领域,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当整个社会都受到既有思想观念束缚的时候,如何破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总是先在相对自由的学术领域发出探索性的、在既有观念看来似乎是“异端”的声音。基于学术民主而产生的突破性的学术观点,通过交锋和传播得到社会的认同,进而引起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变革。从解放思想的角度,不怕学术争鸣,就怕鸦雀无声。学术突破、思想解放、政治民主,是前后环扣的逻辑和历史的发展链条。  

以学术民主破解难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之所以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最根本的还是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发扬学术民主,不是鼓励脱离社会实际进行漫无边际的争论,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致力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问题需要学术敏感度,只有无拘无束、全方位地探究,才能更快地、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学术深度,只有在古今中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沉思冥想才能发掘规律性。在学术民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才是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之道。

以学术民主前瞻未来。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相对于流年不变的农业社会,在当今加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未雨绸缪更为重要。对于中国这样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时代的机遇,实现发展的超越极为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前瞻未来,必须立足于科学。眼界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学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的天眼。发展学术民主,小而言之,通过学术试错,减少社会出错的几率,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大而言之,通过超前研究,探索未来的发展途径,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术民主是学术繁荣的基础  

学术繁荣需要广度。繁荣的繁,就是多,不仅是数量多,而且是样式多。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是简单的道理。以学术民主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涓涓溪水汇聚成学术洪流。当然,学术繁荣以数量为基础,但不等于数量的堆积。繁荣不是单色调,而是多姿多彩的。如果只有一种风格、一种学派,而不允许其他风格、流派的存在和发展,那么即使数量再多,都不能算作繁荣。发扬学术民主,让学术的个性充分地展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各种观点、流派之间,依照学术的规则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学术繁荣需要高度。学术繁荣是一种立体的景象,在广度的基础上还要有高度,传世的学术经典才是一个时代繁荣的标志。中国国大人多,目前在学术数量上有一定的基础,所欠缺的主要是学术高度。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任务,也是文化和学术方面的任务。创新是学术的灵魂,唯有创新才有学术自信,才有国际话语权。而学术创新离不开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没有学术自由,就会人云亦云;没有学术民主,就是权力即是真理。这些与学术繁荣是背道而驰的。     学术繁荣需要高精尖人才。学术是个性化很强的领域,学术创造需要有奇思异想,中规中矩成不了大家。学术创造需要锐角,而不是圆通世故。古今中外,杰出的学术大师都是个性很强的人物,很多人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品性。这些人物从既有的世俗的角度,可能被视为另类。如果没有自由民主的环境,他们的成长就得不到包容和支持,甚至会遭受排斥和打击。可见,学术民主是一种宽容,学术民主是一种平等,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的陋习,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