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强化教育制度监督,高校“被就业”才能根除(2)

【案例】强化教育制度监督,高校“被就业”才能根除(2)

湖南红网发表王俊良的观点:“真数字,假就业”的堂皇造假,企业、学校、大学生个人三方既都是参与者,也都是受害者,真正受益的是学校官员和管理学校的主管部门的官员。在大学生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严峻的情况下,他们的政绩却总是让他们享受体制优惠和官场提拔。退一万步说,就算因为就业假数字出了纰漏,倒霉的也不会是官员。

人民网观点1+1小蒋随想:这年头许多行业存在数据失真。比如,统计局的房价数据显示平稳或微涨,很多百姓都笑了。再有,每逢公布平均工资,板砖与吐沫星子横飞。数字本身没有过错,问题是某些统计过程有玄机。如果说简单的平均并不平均是算法有问题,某些数据注水则是长官意志与人为影响下的结果。教育部门明知道就业率造假繁多,却默许“无就业协议不答辩”,不是自相矛盾吗?

高校就业率造假谁之过?

一些高校就业率的造假与核查,其实压力同源。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扩招一直没有被及时调整,相关方面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结构下,就业率便成为论证这种“需要”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行政化的体制之下,有这种“需要”的部门只能向高校施压,拿招生名额来与就业协议签约率挂钩。对于大多数低级别的高校而言,收入与招生规模挂钩,减招就等于砍经费。就业协议的签约率,因此成为教育部门向高校派发的“绩效指标”。然而,滑稽之处在于,这个“绩效指标”由被评价的高校自行填写。各高校的学工系统既要采集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又要向校领导重视的就业率负责。如果站在这些基层职工的角度看问题,诸如把颁发毕业证与签约协议挂钩,或者以实习、见习证明顶替就业证明等现象,便不难解释了。

要根治就业率造假问题,从表面上看,肯定先要打破这个让高校“又当球员、又当裁判”的自我评价结构。事实上,就业率的高低或者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何,长期而言总是会有公论的,这种压力来自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高校无法回避。因此,完全可以让高校脱钩,摆脱就业协议签约率这个“绩效指标”。然而,从根源上看,就业率造假还是因为的确有太多大学生无法就业造成。如果不去触及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面对的,仍然只是在就业率上造假与被削减招生名额这两个选项。

今年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寒冬”,根源并不在于当下的经济形势较此前为差。十几年来的扩招,造成了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并且专业错配严重。事实上,翻看大学生就业数据不难发现,1999年开始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相当明显:2001年扩招前最后一届本科生完成学业,2002年扩招后的首届专科生进入就业市场,2003年扩招后首届本科生毕业,这三年毕业时仍未就业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4万、26.7万及56.3万,爆发之势明显。这个爆发之势在过去十年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在2006年首次破百万大关,达123.9万,今年相信将破两百万大关。

如果不正视大学生供过于求与专业错配的问题,继续粗放式地扩招,这些造假的数据将会陆续有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在扩招中得益的一些教育机构与相关从业人员外,整个社会的利益都将受损。其中受伤害最深的,仍然是倾囊而出缴纳高昂学费期望以有质量的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以及在他们背后的千万个家庭。

“注水就业率”摸不清真实就业的底

按照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只要是缴够学费、修够年限,任何一个在读的大学生都有参加答辩的权利。可现在,江西这所大学居然以“就业三方协议书”为要挟,不交此“书”就不准许学生参加答辩。没有答辩成绩,学生们既无法毕业也无法取得学位证书,这等于学生们这四年的书算是白读了。

学校是教授知识、传递文明的地方。遵纪守法,是文明中的重要一课,可现在,许多学校却往往带头公然违法。逼迫学生签“就业三方协议书”,否则不准答辩,这种行为既违反了《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又有拿论文答辩、毕业证、学位证为要挟,变相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嫌疑。

此外,这也是在公然鼓动学生造假。据媒体报道,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被誉为“最难就业季”。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找工作何其难?学校不仅不体谅,相反,威胁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不准答辩,这不等于在逼学生们注水造假吗?更有甚者,为了顺利参加答辩,不惜铤而走险,私刻公章盖在就业协议上,这也属于典型的违法造假行为。'

这种统计方法,显然遮蔽了真正的就业率。统计就业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专业设置、学校综合实力、大学生就业整体趋势,为以后的专业设置、均衡高校资源配置起到指导性意义,可遗憾的是,注水的“就业率”里,我们除了能看到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之外,其他啥也看不到吧,又怎能在日后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学校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也觉得很委屈,因为“就业率”是死杠杠,直接关系学校财政拨款、课题申请,没有“高就业率”,那以后高校在争取教育资源方面可能就会吃大亏,所以,这才催生了部分学校用不准学生答辩、扣留毕业证等下三滥的方式,来逼学生们“被就业”。

改善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将学校从行政化的窠臼中解放出来,让学校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些所谓的就业率、考研率、博士点数量、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硬性数据,很有必要取消,否则,大学之大,很容易演变为就业率之高,考研率之高……而忽略了设立大学的最初目的是教书育人,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公民。

对虚浮的就业率不能无动于衷

每一年毕业季,总有类似叙事:不签就业协议,不让参加毕业答辩;要想毕业,先拿就业协议,不管真假,有就可以了。每每此时,网友总是感叹:“不知又有多少大学生‘被就业’了,我们的高校就业率,不知又有多少水分了!”网友的感叹无疑切中利弊,的确,用就业协议绑架毕业生的做法,提高的不过是虚浮的就业率罢了,至于虚浮底下有多少水分,却是一个谜团。

在这样的就业率下,是看不到真实状况的,而据此对高校作出的评价,也是失真的。既然如此,为何高校还是这般热衷于高就业率呢?一切皆因利益使然。现在高校扩招不断,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争夺更好的生源,便要一些拿得出手的成绩,而就业率一直被认为是对高校成绩的一种评价,为此,一些高校自然是使劲注水了。

这样的现状,无疑是令人心痛的。一个高校,不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师资力量,不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却在就业率上使劲注水,让学子们“被就业”,这怎么看都是一件不道德的事。可高校却乐此不疲,足见这背后的畸形价值观有多严重。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样的现象,不能无动于衷,而应及时出手,毕竟,这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损害,也是在透支高校公信力、损害大学精神。

怎样才能纠正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呢?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一方面,自然是学生和家长要理性选择学校,不能被虚浮的就业率蒙蔽了双眼;另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挤掉高校就业率的水分。而要让高校回归良性循环,还必须改变以“就业率评价高校”的畸形价值观,转而以师资力量与学术水平为考核线。唯有如此,高校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勤修“内功”,而不是挖空心思去追逐虚浮的就业率。

不切实际的“就业率”不如不要

虽然说时至今天,就业率考核有些荒唐,但学校方面的确不能对就业率考核掉以轻心。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给各高校施加了很大压力,根据相关规定,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就业率偏低的高校和专业的规模要受到控制。其次,就业率是一个学校的脸面,万千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特别关心就业率问题。最后,就业率是学校好坏的一个衡量指标,其作用如此之大,使得各高校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完成这项工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