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强化教育制度监督,高校“被就业”才能根除(3)

【案例】强化教育制度监督,高校“被就业”才能根除(3)

一项单纯的数据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功能,这就无怪乎考核出现怪现象了。一些大学可能会沿袭惯性,剑走偏锋,片面追求提升捷径而玩弄一些数字游戏。此前,媒体就曾经报道一些大学为了虚假的就业率,迫使学生们用就业协议书换毕业证的荒唐事,至于这纸协议书真实情形如何,学校并不关心。而这次的事件,则有些变本加厉,荒唐到不签就业协议就不能答辩的地步。

就业率考核的确有些显得不合时宜了,在当下市场经济体下,企业减员增效,政府机构精简,事业单位下岗分流,社会上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岗位,很可能远远小于毕业生人数。学校要想实现就业率的直线上升,不造假,恐怕本身就不实际。

为了完成就业率指标,大学生们开始了各种方式的自我推销:零工资就业;寻求挂靠单位,签署空头就业协议;向单位寄托档案,缴纳保管费等等。如此一来,就业率非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就业,反而适得其反。

目前,学生的就业方式十分灵活,很多刚就业的学生,由于单位、岗位、薪金待遇、心态等各方面的原因,频繁“跳槽”,并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谋职业或从事自由职业。想要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考核学生的就业情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就业率考核是一项既使学校为难,又使学生受到伤害的统计,不如废除它,不仅免除了造假的尴尬,也让学生们获得了解放。教育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让其回归本义并非坏事。

【启示与思考】

事实上,高校就业率注水、造假其实早已经不是新闻。高校如此提升就业率,无非是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保证专业招生、设置以及教育经费划拨不受就业率影响。同时还能宣传办学成绩,以利于招生。而处于弱势的大学毕业生为了顺利毕业,不得不向学校出台的种种违法、不合理土政策低头,采取虚假就业手段,满足学校要求。

高校如此提升就业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为有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大学毕业生个人的生活和前途,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大量大学毕业生被就业,被迫以造假的方式实现“就业”,在内心深处很容易对学校产生不满心理和负面看法,只要这种不满心理和负面看法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宣泄,可能会将这种不满心理和负面看法带进工作和社会之中,加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的刺激,将会激化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情绪,甚至采取报复社会的举动,制造社会惨剧,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大量没有就业的大学生被就业,让高校就业率注水,会让决策层误判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从而直接影响政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

学校是教授知识、传递文明的地方。遵纪守法,是文明中的重要一课,可现在,许多学校却往往带头公然违法。逼迫学生签“就业三方协议书”,否则不准答辩,这种行为既违反了《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又有拿论文答辩、毕业证、学位证为要挟,变相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嫌疑。这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损害,也是在透支高校公信力、损害大学精神。

因此,在“史上最难就业季”,尤其要防范高校就业率注水、造假,避免“最难就业季”沦为就业率造假季。如何保证高校就业率不注水、不造假,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约束高校就业率造假的冲动。一方面,在政策操作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不能简单地以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成效的唯一或主要指标,更不能以此来决定高校专业设置与否,应该鼓励高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也不能以考评或招生需要来推卸社会责任,应该反思办学理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和市场对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于高校就业率注水、造假的必须严惩,采取“一票否决”。主要高校出台了将学生就业状况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以及论文答辩等无关环节挂钩政策的,既惩处高校以及院校领导,也要求立即纠正错误。而对于高校就业率直接注水、造假的,追究高校以及院系领导的责任,同时对就业率存在造假、注水的专业一律给予停止招生的处罚。

当然,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政策刺激大学生就业,让广大大学生顺利就业,只有大学生真的就业了,就业率造假的现象也就随之降低乃至消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