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寻“挂证族”利益背后的责任风险

【案例】探寻“挂证族”利益背后的责任风险

【百姓心声案例】

编者按:据报道,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不用上班,只需向企业“出租”个人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轻轻松松坐收数万元:一级建造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爆破工程师……各种证明码标价,“挂证”行业已经形成利益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的短缺。但是,这种“人证分离”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担忧,也折射出相关部门的监管疏漏。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80后小伙靠证书出借3年收入20万 工作仅几年

当一些应届生正为找份好工作发愁时,有些人则在为“挂证”做准备。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房产经纪人……考取这些资格证书后,一旦出借每年就能轻松获利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然而,挂证带来的“人证分离”暗藏责任风险。

企业准入“看证不看人”

人证分离引发责任风险

又是一年毕业季,当一些应届生正为找份好工作发愁时,有些人则在为“挂证”做准备。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房产经纪人……考取这些资格证书后,一旦出借每年就能轻松获利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然而,挂证带来的“人证分离”同时暗藏风险,业内也一直在探讨杜绝“挂证”的解决之道。

个案

“挂证族”年收入上万建筑房产业求租若渴

一级建造师证每年5万元、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证每年3万元、房产经纪人证每年6000元……这些数字并非指薪水,而是“挂证”收入。所谓“挂证”就是把执业资格证给需要的单位注册,单位给予一定的报酬,但本人并不在这个单位工作。

结构工程师证:“挂证族”3年坐收20万元

工作没几年,小彭的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不过,他告诉记者,“高收入里除了单位的薪水,还有一份‘额外租金’。”

1987年出生的小彭毕业于沪上某知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从这个专业毕业,出路并不多,不是出国深造,就是去工地慢慢熬,或者转行找一份跟专业基本不搭边的工作。”偶然一次同学聚会让小彭找到了新目标。“我大学时成绩好又用功,同学建议我先去考几个专业证,一来算是入行‘敲门砖’,二来也能提升自身竞争力,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去报名培训考试了。”

在这之后,小彭陆续拿到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多张证书。当时他还不知道,凭着几张证书能够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离考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大概过去两三个月,我在QQ收到一条加好友请求,验证一栏标注着:挂证中介,出于好奇我就通过了好友验证。”小彭回忆起第一次“挂证”经历:在QQ上,“挂证中介”称,目前深圳有家设计院需要一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证书,证书“挂”上3年,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到20万元,并且可一次性付清。

毫无经验的小彭一开始并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将信将疑地与中介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聊天。“后来基本确定‘挂证’没有太大风险,决定试一试。”没多久,小彭就把证书同城交易带给了挂证中介,“对方设计院一注册完,就把款项通过中介打给了我。”

这几年,小彭的“挂证”收入高过他在建筑公司上班的薪水。他对记者说,由于现在没有太多时间复习,暂时不会再考新证,但身边有很多同学看到了“挂证”的好处,都削尖了脑袋想拿到一张高级证书,加入“挂证族”。

揭秘“挂证族”淘金链 有的年薪高达几十万

 

当下,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自己的职业。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却是来自不断考取资格证书,并出借获利。

目前,随着中国专业认证方向政策不断出台,用人单位对一些职业资格需求的大量增加,使得围绕这一群体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考前辅导到中介,再到转注册服务等等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行业人员通过考证公司或者培训公司取得证书,证书持有者通过挂靠建筑企业取得高额“兼职”报酬,

而企业租来证书实现资质达标,中介机构则通过资质转租收取服务费。

在这样的背景下,“挂证族”的队伍也日益壮大起来,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将通过考试获得专业资格,然后“挂证”获利当成自己的职业,其中一些人年薪已高达几十万。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实际情况,却是大量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脱离的畸形现状。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挂证族”的未来并不乐观。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