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还会在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滞留多久?最终谁会收留他?这些问题引人猜测,但对于美、俄等国来说,恐怕并不在最优先考虑的议程上。作为一个小人物,斯诺登已经闻名天下,他让美国丢脸,让世界哗然,却无法改变国际政治的大现实。比如,他向21个国家申请政治避难,但绝大多数国家或拒绝或没有回复,现实之残酷让“英雄”情何以堪!
如果说斯诺登曝光“棱镜”项目是源于他对美国价值观的信仰,那么无情的现实只会告诉他,这些概念有多么虚伪。所谓“普世价值”,从来都没有超越现实政治。在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考量之下,纯而又纯的自由、民主、人权毫无立足之地。对于美国,没有什么比维护霸权、掌控全世界更为要紧的事了。它长年监控别国,连盟友也不放过,还向本国国民下手,实情与其屡屡装扮的“网络威胁受害者”恰恰相反,美国才是危害着国际互联网的最大威胁。斯诺登这个带点理想主义的角色,彻底撕掉了美国图谋网络霸权的遮羞布。美国为一己之私在互联网上恣意妄为,全然不顾自我标榜的价值观念,也全然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权利,这就是现实。
身处理想与现实冲突之中的斯诺登,得到不少声援和同情,但在国际大棋局里,他还只是个小卒子。这小子有多大的价值,收留他值不值,每个国家都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去权衡利弊得失。毕竟,衰落中的美国还是世界老大,拥有最大的经济资源和战略优势,别的国家行事都绕不开跟它打交道,有时候甚至要给一些面子。在高度现实的国际政治面前,利益的纠缠往往大于价值的分歧,斯诺登事件最后极有可能以一种“更安静的方式”解决。
“棱镜门”将近一个月,斯诺登的命运或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已经空前急迫,如何捍卫国家的“信息边疆”,如何制定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必须要思考。美国带给全球的网络信息安全恐慌已经够大,我们再也不能任由信息霸权独享和控制网络空间,更不要什么网络战争。美国虽是老大,但它垄断或主导国际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国际社会应该逼它坐下来说明情况、解决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平、安全、规范的网络信息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