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坚持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人类的认识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而且改变着人的主观世界———人类认识的能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始终坚持抓住重要机遇期的战略思维,准确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始终坚持密切跟踪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问题提出了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对新形势下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做出了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不仅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强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新突破。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的辩证过程。这两个“飞跃”反映了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而贯穿其始终、凝聚在其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个本质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刻把握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才能牢固地树立关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系统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坚持实事求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按照实践与认识发展规律办事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找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得规律性,作为人们行动的向导。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通过实践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就能预见未来,指导实践。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获得科学预见。我们越是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的进程,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越能够比较准确地预见未来。科学预见越是准确、越是深远,根据它拟定的行动计划、方案越符合事物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行动就越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就会更顺利地达到行动的目的。我们党基于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深刻认识,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深入研究实现怎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强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能动摇,但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检验,成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立足于国内国际发展实际,科学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指出,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二字,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辩证地扬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经验和习惯,破除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做法、路数、框框,把思想和行动真正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实践中大胆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办法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要不断提高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谋求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探求发展规律,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规律和特殊的关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三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宽广的眼界辩证分析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新动力。
三、深刻把握求真务实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着力推进实践新创造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核心内容。求真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符合客观实际,识真情、讲真话,反对弄虚作假;务实就是把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科学精神,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推进发展的各项事业时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脚踏实地干事业,埋头苦干促发展。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推动工作的能力。要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探索发展新模式,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闯出发展新路径,力促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改革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要经常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对大事抓住不放,对新事勇于开拓,对难事善于攻坚,对急事当机立断,确保干一项事情成一项事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多到基础条件差、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弄清具体情况,研究具体办法,观察具体变化,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做到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忌做表面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