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历史的新发现(2)

“修订”历史的新发现(2)

老照片发现:怀特海德是飞向天空第一人

胡轩逸

美国康涅狄格州参议院6月4日通过一项法案,州长丹尼尔·P·马洛伊6月26日签署这一法案,正式认定现代飞机的发明者并非莱特兄弟,而是古斯塔夫·阿尔比恩·怀特海德,并将人类首次飞向空中的纪录由莱特兄弟的1903年12月17日提前到1901年8月14日。

这一改变还要归功于被称为是“航空界圣经”的权威期刊《简氏全球飞机》。该杂志在今年3月出版的创刊100周年纪念版上刊登的一篇将怀特海德认定为首名飞行员的文章,此后澳大利亚航空历史学家约翰·布朗又寻获到长久以来被认为早已遗失的照片证据。

这张照片是怀特海德的首飞纪录。1901年8月14日,怀特海德驾驶自己制造的“秃鹰号”,也称为“21号”飞向天空。当地的《布里奇波特先驱报》和另外几家报纸都抢先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然而,记者拍摄的惟一一张飞机在空中飞行的照片却相当模糊——就当时的摄影技术和器材而言,拍摄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仍然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布里奇波特先驱报》干脆在报纸上登了一张根据这张照片手绘的平板画。但由于没有真实而清晰的原版飞行照片,许多人都对怀特海德是否成功试飞持怀疑态度。

根据新发现的这张照片,“秃鹰号”飞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人造飞鸟”,虽然它的前部拥有两个螺旋桨,但它的机翼和尾翼展开后,看起来极像鸟儿的翅膀和尾巴,并且每个机翼上都有9根长长的“肋骨”。

《简氏全球飞机》的主编保罗·杰克逊写道:“据可靠历史证据显示,1901年8月14日凌晨,怀特海德和他的雇员以及一个被邀请的客人驾驶‘秃鹰号’飞机缓缓驶过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黑暗的街道。拂晓时分,飞机驶到了距市区24公里外的一片开阔空地上,‘秃鹰号’飞机的机翼接着展了开来,在空地上成功进行了两次试飞。第二次试飞尤其成功,飞机以距地面15米的高度飞了大约2.4公里远的距离……”

据考证,怀特海德后来又对飞机进行了改进,使它能够飞行更长的距离,包括能够在空中飞行一个圆圈。而在早期航空界,飞机能够飞行360度,是证明一架飞机可以受到人力操纵的判断标准之一。怀特海德后来又于1902年1月17日在布里奇波特市和查尔斯岛之间的浅滩上再次进行了试飞,尽管同样没有清晰的飞行照片留下来,但17个目击者都留下了各自的观测记录和描述证词,其中一些人的描述甚至还是录音证词。事实上,后世的一些支持者还根据怀特海德的设计草图复制出了“秃鹰号”飞机,结果证明怀特海德设计发明的飞机的确能够飞行。

《简氏全球飞机》杂志猜测称,怀特海德和他发明的“人类首架飞机”之所以被忽略和遗忘,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缺乏商业头脑,没有及时为他的发明进行宣传和推广。此外,怀特海德接连找了几个投资人都不成功,导致他发明的飞机没有真正用于商业目的,所以才在两年后被莱特兄弟后来居上,夺走了“飞机之父”的称号。《简氏全球飞机》的文章这样解释说:“在两次寻找投资人失败后,怀特海德找到的第三个投资人赫曼·林德竟是一个连环罪犯。1902年初,林德为了霸占怀特海德的发明,禁止怀特海德踏足他投资的飞机工厂,当时该工厂正在打造4到6架怀特海德设计的飞机。”

尽管怀特海德可能是真正的“飞机之父”和“世界飞行第一人”,但他发明的鸟翼状飞机机翼并不适用于现代喷气式飞机,虽然相似的机翼仍被用在一些悬挂式滑翔机和超轻型飞机上。而莱特兄弟设计的飞机模型却堪称是现代喷气式飞机的“始祖”。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行试验的第一人,但他们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简氏全球飞机》刊登的文章称:“怀特海德进行飞行的时间比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早了两年,这一点必须要强调”……“纠正错误是一种非常公正的做法,这种纠正只会对莱特兄弟的名誉产生微不足道的影响。莱特兄弟是人类的航空先驱者,但怀特海德比他们更早实现飞行梦想”。

本文关键词: 新发现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