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设绿色江西 做美丽中国的排头兵(2)

江西:建设绿色江西 做美丽中国的排头兵(2)

江西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220个,位居全国第2位。生物资源种类位于全国前列,全省已知的野生高等植物有50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7%。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4%和50%。

美国人《寂静的春天》,给工业社会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从“山江湖”工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到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江西行动

主持人:关于江西省情有两句话:一是生态环境好,二是经济欠发达。在某种程度上说,江西生态环境好,前提是经济欠发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生态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给人类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王晓鸿:我们万年县有一个农业区,水稻生产历史有1.2万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极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蕾切尔·卡逊写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了在当时的环境下,由于滥用农药,在把一些生物杀死的同时,对人类有害的生物也大量繁衍。未来人类将消失,出现春天寂静的景象。《寂静的春天》给工业社会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人们在不断探索思考发展的路径。上世纪80年代江西就开启了鄱阳湖综合治理之路,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对江西“山江湖”工程的成就予以了高度赞誉,认为这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从“山江湖”工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到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生动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江西行动。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必成大业。规模的“亿”量级,发展的大提速,将带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裂变效应

主持人:要实现江西富裕梦,发展是硬道理,富裕是硬指标。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江西风景独好,如何转化成江西旅游独好?

王晓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它必将为江西旅游带来大发展。旅游是最生态、最低碳、最可持续、最符合人类资源共生和谐的产业,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必成大业。旅游业要成为建设江西生态文明示范省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就江西而言,我们近期规划是2017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雄心壮志是要打造旅游万亿产业。

信心来自快速发展态势。2010年、2012年,我省旅游增长速度为47.8%、36%,居全国一、二位;江西旅游人次连过1亿、2亿大关;2011年,江西旅游总收入首过千亿。规模的“亿”量级,发展的大提速,将带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裂变效应。

动力来自转型升级。低水平、低层次的产业积累不足以支撑旅游成大业。江西旅游的观光型、门票经济发展之路已越走越窄,我们要善于把握产业发展大势,依托江西绿色、古色、红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文化游、养生游,大力利用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路径来自于产业链的打造。我们最近梳理了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寻找发展的短板,对症下药。最近我们在推动旅游商品的转型升级,举办了全省首次旅游商品展销会,有2000多个产品参展,三天下来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要想壮大产业,必须深耕产业链。我们下一步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面把脉,以产业链的宽广视野进行再定位、再出发。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创新了抓手,创造了载体,创建了品牌。江西要由生态大省变为经济强省,发展潜力在县区、希望在县区

主挂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如何继续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理念,县区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饶思汉:江西响亮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为推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创新了抓手,创造了载体,创建了品牌。江西是生态大省、经济弱省,要由生态大省变为经济强省,发展潜力在县区、基础在县区、平台在县区、希望在县区、出路在生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面临两难处境,有些经济强县虽然GDP上去了,但生态环境破坏了;有的县承接了沿海转移的大项目,同时也承接了别人的污染。我省一些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县区,像婺源、靖安、安福、资溪、崇义、上犹、湾里、共青、武宁等生态大县(市、区),有的还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然而GDP总量普遍都偏小。如果这些生态大县在原始的生态保护基础上,嫁接和拓展现代文明产业,在发展生态经济上走出新路,那么江西的发展必将呈现出另一番生动景象;如果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县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我们就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示范省;如果遍布全省各县的生态山水优势转换成绿色产业优势、绿色经济优势,我们就能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特色之路。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全方位的绿色产业体系

主持人:强卫书记在南昌调研国家级开发区时有一个生动细节:欣然应邀在南昌海立电器公司的一片“绿叶”签了名。他说,在别的地方我不签名,但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名我要签。江西如何来构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全方位的绿色产业体系?

王晓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的方面就是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工业我们特别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就是能源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还是要紧紧扭住风电、核电、光伏、生物能源等能源产业。绿色农业我们要咬定“绿色”不放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是我们江西的强项。最近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利用LED半导体发光的光源来对蔬菜进行24小时照射,通过对波长的控制,来提高菠菜等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既不要农药,又不要化肥,只要使用营养液来培育它,可以通过这种科技手段来供应大量新鲜而无公害的蔬菜。我们要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项目。旅游业是绿色服务业支柱。只要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三业”兴旺,“江西梦”就一定可以实现。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江西现有的森林植被总碳汇储量达3亿吨。进一步构建绿色城乡、绿色通道、绿色屏障

主持人:如何增加森林碳汇,使青山更青,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邱水文: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林业部门要在“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提出开展“打造绿色赣鄱、创造幸福生活”行动,着力构建绿色城乡、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产业四大体系。加大对森林资源及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对森林、林地资源管理问题多的地方,采取“一约谈”、“四暂停”的办法,推动县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江西现有的森林植被总碳汇储量达到30391.2万吨,现有森林资源每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3357.3万吨,相当于全省工业用燃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江西是林业大省,正在开展全省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准备在鄱阳湖周边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森林经济大有可为,油茶和毛竹是优势产业,一根草、一棵树,也可以成为大产业

邱水文: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林业部门来讲,重点发展“六大富民绿色产业”,即:“一苗、一油、一根竹;林下、碳汇、加旅游”,由“砍树”向“看树”转变,打造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升级版。我省苗木花卉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综合产值超200亿元。油茶和毛竹这是江西的两大优势产业,面积、产量均列全国第二位,发展潜力极大。林下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一根草,一棵树都可能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江西的草珊瑚,成就了江中制药上市企业;崇义的南酸枣糕知名度非常高,是大多数外省人到江西来的选择。一棵樟树,除了绿化,还有用材,一个樟木小箱子可以卖几千元。樟树还可以提取冰片;提取芳樟醇等。国家林业局已把樟树工程研究中心设在江西,樟树有可能成为一个大产业。近年来我省森林旅游不断升温,去年全省森林旅游接待旅客达到了4300多万人次。我们还要培育一批“森林庄园”、“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