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立党 学习兴党

学习立党 学习兴党

核心提示: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学习立党、学习兴党是我们不变的座右铭。

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学习立党、学习兴党是我们不变的座右铭。

延安时期: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延安时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处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为什么要开展学习运动?1938年12月25日延安《新中华报》的社论《一刻也不要放松了学习》给出了答案,社论指出,今天我们是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转变的关键。要在这个空前的历史战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当时,除了恶劣的战争环境外,党的自身建设上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要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党在早期并没有解决好,从而在土地革命时期出现了大的挫折。从指导思想上讲,主要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即在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党内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左”倾错误思想。同时,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抗战爆发后,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到1938年底全国党员从4万多发展到50余万。大批新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基本认识,对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大是大非问题缺乏了解。如何建设一个能够领导全民族战争的政党,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课题摆在了全党面前。

开展学习运动有没有有利条件?有!毛泽东乐观地说:“全世界的共产党,除了苏联共产党之外,只有中国共产党有根据地,可以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干部。现在也许还感觉不到这有什么好处,如果延安失掉了,就会知道延安的好处了,有那么多的窑洞,还有二十二个文件可以阅读,可以讨论,更会想到这个时候吊儿郎当不注意学习是不应该的,那时候就会后悔的。”

就这样,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开始了。从毛泽东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一直到1945年,历时近7年,整风运动使这次全党学习运动走向深入并达到高潮。关于学习内容,毛泽东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理论、历史和国情是延安学习运动的主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马列原著、党的历史文献《六大以来》、《两条路线》以及包括 22个文件的《整风文献》等。

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不仅积极倡导和支持,而且身体力行。尤其是毛泽东,不仅带头苦读,而且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前的眼光进行艰苦的理论探索,成为全党学习的楷模。他们还经常到党校、干校做报告、搞演讲,教育和鼓励党员干部学习。

在忙于战争和日常工作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部分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学习马列理论也有实际困难,有的花了三个钟头才读完一篇不到千字的文件。毛泽东热情鼓励党员干部:我们要建设一个大党,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党,就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作骨干,就非学习不可。学习的方法就是“挤”和“钻”,工作忙就要挤时间,看不懂就要钻进去。中国本来把读书就叫攻书,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攻之。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学到底,懂一点就满足了,满足是学习的最大顽敌。大家要学习到底,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

为保障学习活动的开展,中央成立了中央总学习委员会,专门设立教育部直接负责全党的学习。1940年中央先后发出7个指示性文件,提出了一整套干部理论学习的制度和办法,如坚持每天2小时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小组制等,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保证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

在学习活动中,从党政机关到部队、学校,从党的高级领导人,理论工作者到普通党员干部、战士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理论及经济、军事等各种文化知识,全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取得四个方面的主要成效。

一是政治上,澄清是非,统一思想和认识,加强了党的团结。尤其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与通过,标志着全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二是学风上,提高了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1957年陆定一在纪念延安整风学习运动15周年的讲话中说,延安学习运动使“许多干部进一步地掌握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基本的方向。这一个思想方法上的收获给后来的革命运动带来了说不尽的好处”。三是组织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四是理论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推进和新中国的成立,使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从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执政,二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三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并切实承担起建设新中国的战略任务,党中央领导广大干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习活动。

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号召要为建设新中国而学习,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为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会议指定了12本干部必读书。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为此,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干部学习的指示、决定、通知和规定等。1951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党正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全党有系统地学习理论,比较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把干部学习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基本方针和施政纲领摆在了重要位置。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延安整风使党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但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党员的数量大增,可是质量不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由此,毛泽东尖锐指出,我党的理论水平,必须承认还是低的,必须号召一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治和党的基本理论。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使这场学习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一定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只有学会结合,才能反对各种条件下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才能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

补习文化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半以上干部没有达到初中文化程度,一些工农出身的老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极大困难,不少干部“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 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到1955年底,全国共有业余文化学校3546所,在校人数131万,干部文化学校265所,在校人数8.4万余人。

学会经济建设,掌握专业技术。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如果我们学不会管理生产和建设城市,我们照样站不住脚,照样会失败。全党一定要明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必须要有自己的教授、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理论家队伍。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大张旗鼓地学习苏联的经济建设,并有计划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广大党员干部也掀起了学文化、学知识、学业务的热潮,使党在执政初期较快地实现经济复苏和全面好转,经受住了执政初期对党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干部学习专业知识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专业部门按专业系统建立专业干部学校和举办专业短训班,如中央政法委建立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二是借助普通高校进行干部专业知识教育。据统计,1951—1954 年,全国各高等院校共培养专业干部2.2万人,几年内全国共有120多万干部接受了种类不同的专业知识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干部学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迅速改变了党的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和领导水平,使党的领导干部基本实现了从熟习革命和战争到懂得执政和建设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习虽然没有延安时期规模大、时间长,但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对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对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邓小平说:“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