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不断胜利的制胜法宝,是关乎党生死存亡的重大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下决心加强作风建设,出台了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但不良作风依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顽固地存在。成万事者始于“心”,要真正清除“四风”,养成优良作风,关键在于“心”,须从“心”开始。这才是治“本”之策。
作风之弊源于心。“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凡事起于心,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根源在于“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受残余封建思想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6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上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既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又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细究起来,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在思想上,在“心”上。集中表现在宗旨观念淡薄,心中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办事不为群众、议事不问群众、干事脱离群众,与群众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情结缺失,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严重扭曲。“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党员干部“心”的盛衰往往通过作风好坏表现出来,作风的好坏常常是“从心而有”、“依心而起”。因此,抓作风建设必须从“心”开始。
转变作风始于心。中医认为,“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心气旺盛,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则面色无华。转作风亦须从养“心”开始,有一颗纯洁、无污染的“心”,自然会滋养出良好的作风。一方面,要培养一颗纯洁的“心”。一切法的根本,都是心态的修正,心修好了,作风自然纯正、过硬。古人告诫我们,要清净自家心,看好自家心,洗浴自家心。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力、鉴别力和抵御各种风险、诱惑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通过良好的品行以修心,做到真正养心、强心,为思想的高尚和党性的坚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清除污染心灵的“垃圾”。自党诞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作风整顿,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很好的转变,但依然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从表面看是党员干部行为上的问题,但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的心灵受到了污染。所以,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清除“污垢”,做到“修心养德菜根香,物欲横流气自清。”同时,要让转变作风成为党员干部内化于心的实际行动,从“心”上开始转变。
优良作风宜于心。“心在志为喜。”良好作风养“心”,不良作风伤“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党员干部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以优良作风凝聚人民,以尽职服务取信群众,让人民群众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我们要通过倡导优良的作风、抵制不良的歪风,让党员干部强“心”健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建成一支宏大、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复兴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合川区纪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