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根源对症下药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阎德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那就是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也更加复杂。
当前,我们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四风”问题严重。二是群众工作能力不适应。不少基层党员和群众反映,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种说法,从一些侧面反映出党的群众工作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比如,应当说我们的多数领导干部受党的教育多年,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立场还是有的,但是乌纱帽是“上面”给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要对上级负责。这种制度安排,显然是不利于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的。
我认为,当前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效的途径应当是:提高认识、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健全制度。要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不能让生命线变成致命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赵增彦
群众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群众、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处理好党群关系里边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一些干部之所以“四风”盛行、脱离群众、腐化堕落,对党群关系构成致命伤害,既与干部的认识问题、感情问题、能力问题有关,又与体制机制有关,比如现在的干部任命,普通群众对干部的升降去留缺乏足够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决定权。干部手中的权力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授予,其权力运行必须接受群众的强力制约与监督,必须真正用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
要坚守好、维护好生命线,而不让其变成致命线,必须两手抓、两手硬。一手要切实抓好生命线教育问题,解决好干部的认识问题、情感问题、能力问题。没有教育这一手是万万不行的,但教育历来都不是万能的。另一手就是要创新体制机制,真正解决好干部的选用问题,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干部任命制在兵贵神速的战争年代无可非议,在和平建设时期,则要大力实行民主。切实加强普通群众对干部升降去留的发言权、监督权、决定权,促使干部积极主动地去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和造福群众,是坚守和维护好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剂良方。
让群众路线深入党员干部内心
《党的生活》杂志总编辑、高级编辑 高金光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启动,很多党员干部还处在迷茫阶段,对此次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认识不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更无从谈起如何建章立制,如何加以整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社科界的专家就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分析问题、阐明观点、发表文章,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管用有效的学习教材,起到释疑解惑、启迪启发、指导推动的作用。
开展此次活动,就是要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漠、群众路线模糊的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是历代党的领导人不断强调的重要论断,但为什么代代讲、年年讲的问题,现在仍要讲呢?这说明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党员干部内心,最根本的就是要让群众路线深入党员干部内心。
让群众路线深入党员干部内心,无论是社科界还是新闻出版界,责任都是巨大的。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研究工作做到位,把宣传工作做到位。作为省委党刊,《党的生活》将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集中宣传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及决策部署,集中报道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集中刊发专家学者的文章,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郑州大学教授 辛世俊
群众路线之所以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因为群众路线回答了党与人民关系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为了谁。这个问题,历代领导集体都做过十分明确的论述,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四风”绝不是简单地违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根本的价值观错位的问题。如果不是为了群众,就根本做不到或者压根就不愿遵循什么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二是依靠谁。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为了人民的路线,还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漂浮,不深入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结果出台的政策措施并不能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应当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群众的各项权益。
三是我是谁。怎样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领导干部认识自我非常重要。我是谁,我的权力是谁给的,怎样用好权力,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追问。共产党人对人民与个人关系是这样认识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民所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价值观错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有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真正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注重群众观点的实践养成
省委党校教授 丁素
群众路线教育要作为一种经常化的要求和约束,贯彻到我们党的建设全过程,常抓不懈,使干部在实践中自觉养成群众观点。
干部群众观点的实践养成,要坚持干部从基层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说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没有在基层直接跟群众接触的经历,我觉得要养成群众观点,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干部群众观点的养成,要注重调查研究。我们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好,重要前提就是实践中群众观点的养成,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这是我们党在坚持群众路线时的一个好传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下去。从这个月开始,省委省政府,包括全省其他各条战线的领导同志、领导机关,搞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活动,我觉得非常好,这是我们树立群众观点非常有力的抓手,也是一个有效的推动力。
干部群众观点的养成,要有一个评价机制。群众观点有没有,群众路线坚持得怎么样,不是由我们自己来评判,最终要由群众来评价,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评当中的一评由群众来评价,就很好。这对于干部群众观点的养成,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