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时代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

江西:新时代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

原标题:用劳动叩开梦想之门

主持人:余霞

特邀嘉宾:陈安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话题引入:在江西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省委书记强卫号召全省上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投身劳动,在劳动创造中进一步凝聚起加速江西崛起的磅礴力量,为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和追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怎样在正确的劳动观指引下,推动全省劳动者辛勤地劳动、快乐地劳动、幸福地劳动,用创造性劳动叩开“江西梦”、中国梦等伟大梦想之门?本版特邀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陈安众探讨这一话题。

主持人: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

陈安众:长期以来,劳动光荣、尊重劳动者、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尊重劳动成果,是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省委书记强卫强调,要“奏响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焕发劳动创造的全民热情”,“形成劳动体面的社会氛围”,这些观点深刻阐述了科学的劳动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劳动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全省上下应当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地劳动。这些年来,江西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仍然没有改变,我省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迫切需要广大劳动者焕发劳动热情,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家、公务员等一切劳动者都应积极投身于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梦”的实现融为一体,共同用劳动创造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美好未来。

主持人: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些道理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道理的认识和实践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人不再愿通过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和过上幸福生活,而是企图通过种种“捷径”来实现这个目标。他们的劳动观出了什么问题?

陈安众:这主要是诚实劳动方面的问题。有的人为了钱,抛弃道德、违反法律、不择手段;社会上存在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贪污腐化等突出问题,其要害就在于一些人将诚实劳动的观念抛在脑后,不是靠辛勤劳动,而是靠投机取巧甚至采取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方式来攫取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诚实劳动是一个具有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的人,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具有现实价值的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过程。它是在各种法规、各项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所从事的各种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比如,工人爱岗敬业,生产质量可靠的产品;农民精耕细作,种植出优质农作物;商户不欺诈客人,诚信经营;公务员遵循科学规律,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为群众办实事,等等。

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只有诚实劳动才能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促使每一个劳动者正确理解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诚实劳动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把热爱劳动、诚实劳动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来进行。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快法治国家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杜绝“巧取豪夺而一夜暴富”的不良社会现象,让诚实劳动、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获得应有的报酬、得到应有的尊重,真正让诚实劳动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成为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主持人:工会是“职工之家”。面对新形势,工会应怎样发挥职能作用,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劳动者在正确劳动观的指引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功立业?

陈安众:让劳动得到应有回报,使劳动者权益得到应有保障,这不仅仅关乎一个人的生活温饱或小康,更关系到劳动者的体面和尊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江西梦”和中国梦的实现。省委书记强卫指出,“要形成劳动体面的社会氛围”。只有让每一个劳动者都真正拥有劳动的体面和尊严,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等真理才不会变成空洞的口号,才能真正激励全社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奋劳动,才能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追求。

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权益,帮扶困难职工,关心职工生活,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全省各级工会应在全社会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主旋律,进一步做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各方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社会氛围,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引领广大职工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表率,动员广大职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之中,为实现“江西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具体来说,全省各级工会一要进一步密切联系职工,倾听职工利益诉求,积极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下基层、进企业、学劳模、访职工”调研活动,进一步密切工会与广大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并反映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

二要奏响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组织劳模巡回宣讲团奔赴各地开展宣讲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工人阶级的重要使命、科学的劳动观、宝贵的劳模精神等,焕发劳动创造的全民热情。

三要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掀起劳动者建功立业的高潮。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活动,重点在工业园区、重大项目、非公企业中开展“携手保增长、和谐促发展”活动;在班组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全省广大职工争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楷模,争当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的先锋,争当实施国家战略、做大做强产业的中坚,争当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社会稳定的标兵,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形成劳动体面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活动,下大力气解决工资集体协商等重点问题,努力实现职工劳动报酬增长与企业发展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全省劳动者的“腰包”越来越鼓;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从源头上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挥工会法律援助志愿团的作用,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推动解决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

五要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广泛开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向职工亮家底、讲实情,激发职工破解难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广大职工推动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六要心系困难职工,尊重、关爱、温暖劳动者。整合内外资源,广泛筹措资金,深入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和困难职工较多的企业,深入到困难职工家庭中,开展生活、医疗、就业、情感等帮扶工作,让更多的劳动者生活得有体面、有尊严。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