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校借用美女招生是精神的堕落还是天使的创新?(4)

【案例】高校借用美女招生是精神的堕落还是天使的创新?(4)

【启示与思考】

我国的高校“建设”一直以来都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近年来高校校园建设来说,众多的教学楼、体育馆、游泳馆如雨后春笋,并且修建的漂亮和“雄伟”。但是我国除了港大、港科大、港中大等香港名校挤进世界前列。我国内地高校内在建设实力仍需加强。只有加强众多的高校的学术研究、科技科研、人文内涵等各种内在“实力”,我国的高校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曾几何时,有高校以噱头为手段扩招牟利。其必乐于揣摩人性弱点以投其所好,难免舍本逐末、暗合潜规,甚至剑走偏锋,以致违法违纪。如若名校亦循此法,则可谓避其长而拾其短,貌似迎合了所谓“潮流”,却只会让端庄静雅的大学堂染上俗气,让学校声名蒙上了俗尘。学校育人,本该传道解惑、因势利导、激浊扬清。动辄以金钱美色为饵,“上钩”的必不会是姜子牙,更可能是些俗物和一群小鱼小虾。高等学府若是造不出一等人才,岂会因一时鼓噪而引得贤才纷至沓来?名校若此,普通高校又当如何?

不可否认,相对于以前单调生硬的景观照、领导像、楼群图,在主页放出活色生香的学生照片,多少富有青春气息,更契合对象牙塔生活充满向往的少男少女的心理状态。但凡事都有两面,看起来超凡脱俗的青春形象,其实也隐藏着功利化意图。其目的说穿了,就是为了在招生市场中更打眼、更有吸引力,从而多切一点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的蛋糕。

大学招生,各显其能,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问题在于,仅凭那些精致的面孔是否就能代表大学的形象?当一些院校竞相以“女神”装点自己时,是不是也遗失了什么?

很显然,“女神”并不是大学景观的全部,甚至不是最有代表性的;“女神”所隐喻的生活,既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也不是这一人生阶段的主要部分。

所以,最有说服力的“招生广告”,就是一个院校对学生成长的真诚与责任。由此看来,人大近日发布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设立新生导师制、“2万元经费请学生喝咖啡”等信息,较之美丽的“人大女神”,其实更让人眼前一亮,对学子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引才、爱才、育才之举。再者,斑斓多彩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的主色调,也有衣食起居、身体锻炼、情感生活、社会实践等诸多侧面,大学要为他们考虑和做到的还有许多。

如果一所学校竭尽所能,努力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成才立业,即使没有任何包装,她也是学生心中最为明亮的人生灯塔。这样,到了毕业的时候,才能如“根叔”所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