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城带产 以产兴城

河北:以城带产 以产兴城

原题:以城带产 以产兴城——涉县产城互动样本解读

城市怎样建设,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

——— 组团发展,提升城市承载力,以城带产

经青兰高速下道进入涉县,宽敞、气派的将军大道,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一条县城路。而迎风招展的红旗,设计成“129”式样的路灯,既暗示着这里是革命老区,又展示着不俗的城市建设。

涉县四面环山,县城扩展受到严重限制。但不做大城市,又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和支撑。怎么办?“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镇,走组团式城市发展道路。”涉县住建局副局长孟新波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他们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县城由一城扩展为“一城五组团”,即主城区(涉城镇)、井店组团、更乐组团、河南店组团、偏店组团、偏凉组团,规划面积由48平方公里调整为91平方公里,人口由20万人调整为35万人。

同时,依据各组团的自然禀赋条件和产业优势,制定了不同的产业定位。中心城区着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业,打造县域旅游集散中心及服务中心;井店组团、更乐组团以服务天铁集团、龙山电厂为主,打造生态工业服务区;河南店组团结合清漳河生态绿带,构建中心城区的迎宾窗口和新的旅游发展基地;偏店组团依托309国道和平涉公路,着力发展仓储物流业;偏凉组团依托广阔的山场资源和便捷的交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一公里九个弯,汽车还得老牛牵。隔着河水能说话,要想过河绕半天。”

只是一个行路难,就真实反映了涉县过去的面貌。近几年,涉县累计投资10多亿元,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建改建了将军大道、开元大街北延、平乐路东延、清漳河大桥等18项路网工程,形成了“十横七纵”城市交通网,并且主城区与组团之间修建了高等级连接道路。除此之外,从2011年至今,涉县还实施了总投资140多亿元的12类、140多项城建工程,全面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现在,从井店到县城也就五分钟。”不仅是井店组团到县城,包括更乐组团、河南店组团等,都已和县城形成了5分钟经济圈,且实现了水、电、燃气等公用设施与主城区的互通共用。“主城区一些小区的供热利用的就是龙山电厂的余热,燃气用的是天铁集团的煤气。”井店镇副镇长赵王俊介绍。

只有宜居,才能宜业。清漳河穿县城而过,涉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做足山水绿文章。

绵延数公里的龙山公园,山上松柏参天、林荫蔽日,山下各色应季花卉争奇斗艳,在城区内形成了一个天然大氧吧;凤凰山森林公园、韩王山生态景区、五指山生态景区,则在城市外围形成了186公顷的环城绿屏。依山建园,依河造景,涉县又建设了长4.8公里的清漳河景观带、赤水湾景观带和玉带湖公园、东湖生态公园等。目前,涉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绿中、人在园中的绿色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和生产力,抓生态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涉县县委书记李书生认为,不论是修路,还是建公园、搞绿化,都是在完善城市功能,为发展经济打基础。

产业怎样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建设?

——— 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聚集人流、物流,以产兴城

打造现代城市、优美环境,走创新驱动之路,发展“不冒烟”产业,才能实现宜居宜业、产城良性融合发展。

但多年来,涉县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形成了以钢铁、电力、建材、焦化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且能耗高、污染重。

怎样实现产业的“不冒烟”?经过论证和思索,涉县决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发展之路。

供暖不烧煤、制冷不用电、焦炉煤气零排放。在天铁集团神黄生活小区,我们发现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煤气、暖气、电等,都是天铁集团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经过处理而被循环再利用的副产品。退休职工张玉琴说,这种再利用不仅使废物变宝,而且价格便宜。目前,天铁集团5大生活区的数万户居民,都在使用这种能源循环再利用的副产品。而通过煤气、废水、钢渣的循环再利用,天铁年增效益1亿多元。

既要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还要实行园区内大循环。他们以龙山电厂和天铁粉煤灰、矿渣、脱硫石膏等废弃物为原料,在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实施了一批钢铁延伸、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在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重点承接天铁、龙电的接续产业,开发了精密铸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等产品……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是涉县走生态发展之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全新引擎。

涉县广阔的山场上生长着2000多种中药材,而最适合在这里生长的道地药材就有200多种。今年,涉县与以岭药业达成合作协议,规划了占地3000多亩的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同时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涉县人文古迹众多,革命旧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优美。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禀赋条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涉县实现绿色发展、强县富民的又一突破口。

建设佛趾山滑雪场、赤水湾休闲度假区,改造129师司令部旧址……近年来,涉县累计投入3亿多元,重点打造了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五指山三个国家4A级景区;投资6亿多元,升级改造了西戌红色新闻旧址等20多处旅游景区(点)。同时利用独特的山区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形成了“春踏青、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旅游格局。

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人流、物流聚集,促进了城市繁荣。近年来,涉县不仅建设了美食林、阳光世贸、聚宝隆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龙山宾馆等星级酒店宾馆和若干配套完善的住宅小区,还建设了文化广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城市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城市承载力的提升,加快了产业聚集。2012年以来,该县共吸引了92个优质项目,总投资346.9亿元。今年以来,已有天铁优质高速线材、博特制药新型药物制剂、以岭药业野生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95个重点项目开竣工,完成投资45.2亿元。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