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炫技”到“实用”,人形机器人开启产业新征程

从“炫技”到“实用”,人形机器人开启产业新征程

据6月16日经济日报报道,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研制的“荆楚”人形机器人落户武汉并启动量产……近日,人形机器人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展现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勃勃生机。

XxjpsgC007294_20250529_PEPFN0A001

5月29日,参观者拍摄机器人进行家庭场景杂物整理比赛。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不仅在网络上赚足了眼球,也正从实验室走进现实的生产生活。从上海的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到杭州的机甲格斗擂台赛,再到“荆楚”人形机器人落户武汉并启动量产,一系列动态让我们看到,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逐渐从展示“走跑跳”的炫酷阶段,迈向家庭应用、商业服务等领域,朝着“实用化工具”大步进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年5月,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近90万家。在上海车展上,智元机器人旗下的远征A2作为销售顾问惊艳亮相,并于5月底通过四项产品认证,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个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在杭州,“TR4”物理智能复合型人形机器人已在工业、实验、生活等多元场景中应用,预计2025年量产规模突破1万台。湖北的“荆楚”人形机器人也已启动量产,服务机器人和工业应用机器人两个类别正在不断迭代。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地政策的持续发力。如,北京设立了总规模 1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并出台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杭州余杭区发布了《余杭区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2027 年)》,杭州临安区凭借人才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湖北将“人形机器人突破”列为重点工程,出台多项方案推动产业发展。

不过,产业发展并非一路坦途。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提升,比如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人机交互的流畅性等。另一方面,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台功能较为完善的人形机器人价格不菲,这对于普通家庭和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为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作为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政府,则要继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比如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储备充足的专业人才。

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在不久将来,我们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在养老护理、家庭服务、物流配送等领域大显身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相信: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宣讲家网 王小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