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十论 (2)

清正十论 (2)

作风要清雅

当好人民的公仆,就要拥有良好作风。

讲作风,首先是言行一致。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行善,身行恶,国妖也。”

讲作风,就要提高执行力。“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是目标和结果中间最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治慵治懒,全面提升执行力。

作风要清雅,是指清新明快,雅致脱俗。不做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要成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思路要清晰

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履行党员的义务,工作中要保持清晰的思路。

解放思想才能开拓创新,才能有清晰的思路。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时刻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勇于担当的勇气、攻难克坚的志气,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就会在突破中找到思路。

要勤于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创新思路。

善于思考。思考是一种能力,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清晰的思路,来源于对基本工作规律的探索把握。我们要加强学习,掌握方法,积极探索工作规律。

关系要清爽

交友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人生在世,交到益友良友,会在工作、生活中得到帮助,交到损友则会受其蛊惑,被其利用。

古代思想家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形象地道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同结果。

把好交友关,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保持身边的清爽,既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洁身自好的“防火墙”。

生活要清淡

作为一名党员,生活要保持清淡。这不仅是廉洁建设的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

廉洁应从生活入手,不能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不沾染不良嗜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种种诱惑,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腐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迷失方向。我们要保持一种警觉,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在生活上降格以求,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学会过简单的生活。生活上能保持清淡,减少欲望,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心理要清静

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压力源越来越多,我们要学会自我解压,自我调适,努力做到“清心”,力求清净。

自己首先要“清心”,不要自己和自己较劲。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然后才是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回到哲学命题上,还是“我是谁”,找到自己的生活坐标,确立好努力的方向;完善自我,要虚怀若谷,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包括从善如流。这种完善,不仅是心理资本的完善、知识资本的完善,还有人格的完善。

收入要清澈

做为一名党员,首先要知道应当依靠诚实劳动赚钱,不收礼不受贿,不收昧心钱,明确自己的收入来源。

我们注意到,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专家建言,要公开领导干部财产。

这些信号的释放,虽指高级官员要公开自己的财产,其实任何人都应收入透明,财产要有合法来源,包括每一名党员干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