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初裁落定 国内企业仍需自强(3)

摘要:7月24日,中国开始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而同一产品的调查对象——欧盟,在此次初裁中“缺席”。

国内企业仍需自强

虽然初裁结果已经出来,但事实上,国内多晶硅行业深层次的产能过剩矛盾尚未解除。

“今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达8万吨左右,但国内企业目前能形成的有效产能突破14万吨,即便不考虑进口多晶硅所占份额,国内的过剩仍然存在,下半年价格很可能往下走,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就熬不住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副理事长赵玉文道。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披露,目前,国内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提醒说,本次初裁对国内企业的提振利好作用不会如希望的明显。目前市场上,美国多晶硅的平均价格是13美元/千克,远低于韩国的18美元/千克以及国内企业的17美元/千克。美国虽被征以高税,但仍能保持价格与其他持平,而韩国最大厂商被征的2.4%关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图片:国内多晶硅行业仍需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纵观整个中国多晶硅行业,其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和国外抗衡的企业并不太多。要想在全球保有竞争力,要提高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除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依然需要各企业在技术创新、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大力度。

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分析,初裁结果本身将对此前饱受低价倾销之苦的国内多晶硅厂商带来一定利好,尤其是国内仍在产的多晶硅龙头厂商将明显受益。但一旦国内市场有所恢复,还需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出台,防止一哄而上的产能过剩悲剧再次上演,让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企业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