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承载古今使命 同步迈向小康     (2)

贵州:承载古今使命 同步迈向小康 (2)

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72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2万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到位2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15亿元以上。

扬势——展现宏图。在“十二五”目标基础上,独山到2018年提前实现同步小康。一是新型工业化建设。到2018年,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规模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创税8亿元以上;麻尾工业园区规模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创税10亿元以上;独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创税5亿元以上。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400元以上,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指数达100%。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工业新区、商贸物流中心、休闲宜居城市”发展定位,紧扣“做大城市、做美城市、做特城镇,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县城按未来常住人口50万的中等城市来规划建设。将麻尾镇作为县城的次中心规划建设,镇区按常住人口5万人、远景10万人的规模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麻尾镇为次中心的城市群建设,着力提升五个卫星镇的辐射带动功能,构建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同时着力打造10-13万人的独山大学城城市综合体。到2018年,城镇化率达45%以上。三是实施六个城乡统筹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障碍,大力实施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供水、区域、金融六个一体化工程,着力解决就学、看病、出行、用水、进城、贷款融资等问题,加快同步全面小康步伐。四是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到2018年,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个,发展种养殖大户100户,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5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州级15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00元以上。五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到2018年,将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列入全省100个旅游景点,丫丫大草原列入全州旅游景点;建成3家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300户“农家乐”;确保文化发展指数达100%。六是信息化建设。到2018年,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物联网“四网融合”,产业园区、景区、集镇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七是发展民营经济。从2013年开始开展“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扶持10000户群众创业、培育1000家民营企业、推出100名创业明星、发展水晶、轴承、纺织服装、制鞋等10大产业,助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到2018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7亿元以上,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

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坚信,独山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新时期独山精神的鼓舞和引领下,必将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时代华章。

(作者为独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