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以巨人之手推开国门。专注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应该拥有一支什么样的武装力量?
1981年秋天,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按现代战争要求组织的诸军兵种合同军事演习在华北大地拉开帷幕。演习结束后,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建设总目标作出高度概括: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安宁。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军能否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能否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根据军队建设新的实践,江泽民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军队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胡锦涛提出了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思想……
历史总是在演进中发展,事业总是在接力中前行。
当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描绘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蓝图,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时不我待的战略任务。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言简意赅的12个字,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体现了坚持根本建军原则、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境界。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一脉相承中又一次与时俱进,开启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新征程。
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回眸深望,可以发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12个字,已融入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化作了人民军队的精神基因。
——人民军队86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的奋斗史。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一往无前、冲锋陷阵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杀敌战场,用鲜血染红了飘扬的战旗。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在大漠戈壁、边关海岛,用忠诚筑起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
从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为崇高理想而战斗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机械化、信息化的武器装备……86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