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繁简字之争:“识繁写简、繁简并行”有何不可?

【案例】繁简字之争:“识繁写简、繁简并行”有何不可?

【文化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黄秋生“华夏文化已死”言论引繁简字之争

日前,香港演员黄秋生在微博中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黄秋生所说的“中文正字体”是指他所写的繁体字。这番言论,立马引起了各方对于简繁字体的争论。

简繁体字之争历时已久

对于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网络段子:“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儿无首,乡里无郎。”每次简繁字大讨论时,这个段子也是某些人用来标榜繁体字更能传承文化,更有意味的论据。难道我们简化了繁体字就是真的丢了华夏文明?

简体字与繁体字到底谁好谁坏,这个问题在挺简派和挺繁派之间一直争论不休。黄秋生发微博之后,很多人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网友称,“简化是为了便捷,就好比长衫马褂换成T恤短裤,不必刻意为了体现什么去强调繁体字。”也有网友称,“其实简体字的发明和普及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中文字的学习是通过认图和象形的联想,并不是拼写,笔画的多寡与学习中文的难度无关,但是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像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学者王宁称,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汉字简化,到80年代由于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汉字使用问题上观点发生了分歧。很多人对汉字简化产生了怀疑,认为这项措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普及文化的权宜之计”,甚至有人认为简化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近年来,关于汉字的废简用繁问题屡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内容,因此繁简字之争一次次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中,政协委员代表在全国政协会上年复一年地提交此类议案。这些议案称:“上世纪50年代简化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200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时,也引起了简繁体之争的大讨论。不过当时教育部相关人员称,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

简体字更有利于文化传播

难道汉字的演变史就是以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为最终目的?文化学者王立群称,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历来遵从文字规范从简、从俗两大原则。“从文字发展史来看,简体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已相当多,北魏时期,‘亂’已简化为‘乱’。所以,文字的从简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是哪一个人能够阻挡得了的。”

王立群称,文字的功能在于交流,因此文字形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用性。一种不实用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字,因为它不便于书写。“文字的功能既然在于交流,那么,天下百姓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会创造出一种书写简便的字体,这种来自民间的创造消极的一面是造成了文字的混乱,积极的一面是为文字书体的演变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