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接下来要干什么?

安倍接下来要干什么?

核心提示:安倍晋三日本军事 虽然修改宪法第九条更有利于加强日美的安全合作,但难度大于内阁法制局重新对“集体自卫权”的解释。

7月8日,一组日本自卫队员在东京以西的裾野市登上直升机进行跳伞训练

7月27日,当国内媒体还在大篇幅关注中国军机穿越第一岛链和中国舰艇绕日本列岛航行的新闻时,《朝日新闻》刊登一篇对美国前负责亚洲事务的副国务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的采访。在采访中,阿米蒂奇建议安倍政府在修宪、钓鱼岛、历史等问题上要谨慎行事,而应优先发展经济。联系到两天前日本防卫省出台的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期报告的相关内容,一些国内的资深军事迷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安倍接下来要干什么?

在对阿米蒂奇的采访中最大的看点,除了要日本优先振兴经济外,就是他谈到了修宪与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的难易程度。他在采访中说的大意是,虽然修改宪法第九条更有利于加强日美的安全合作,但难度大于内阁法制局重新对“集体自卫权”的解释。换句话说,他希望安倍政府在振兴经济的同时,先对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进行操作。那么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对日本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地说,“集体自卫权”是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授予主权国家的一项权力。主权国家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形式表现为“保卫他国”。但由于此项权力与日本现行的《宪法》第九条有明显冲突,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政府法制局专门对此进行了解释——“《宪法》第九条所允许行使的自卫权,仅限于防卫我国之最低限度,而行使集体自卫权一事超出了这一范畴,因此在《宪法》上不允许。”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台海危机和朝鲜半岛危机的爆发,日本朝野要求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呼声渐高。其中观点有两个:一是改变对现行《宪法》的解释;二是修宪。阿米蒂奇的建议显然是先选择前者。也就是说,在日美安保同盟的框架下,日本自卫队在与美国军队一起实施作战时,在自卫队和日本国土并未遭到直接攻击时,自卫队有权力以实力阻止对美国军队的攻击。这个结果对于美日而言无疑是个“双赢”的结果,美国可以在国防开支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日本的军力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而日本可以借此打破《宪法》第九条对其兵力建设和兵力使用的限制。

说到兵力建设和兵力使用,就涉及到两天前日本防卫省出台的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期报告。《防卫计划大纲》是1976年10月后日本以“基础防卫力量”构想为主的防卫力量建设方针,而“中期报告”是“大纲”编制过程中根据周边安全环境和本国军力情况对编制新“大纲”的指导原则。在7月25日出台的“大纲”中期报告中,已有了明显配合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的内容,如“加强对弹道导弹攻击的综合应对能力”和“加强对离岛的无人机监视”以及“增强自卫队的海军陆战队能力”等等。当然,在周边安全的表述中,还多次提到了与中国有岛屿主权和海域权益争端的所谓“灰色地带”里的“事态”变化。

如果把新“大纲”的出台和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联系起来,并把时间节点定在2013年底,就会发现这是安倍在参院大选“获胜”后准备向“修宪”目标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意义上看,日本媒体有意放大发布的所谓中国电子侦察机首次穿越第一岛链和中国军舰编队首次绕日本列岛航行一周的消息,难道不是为这“大纲”出台及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做舆论铺垫吗?国内媒体大篇幅地报道这两则消息,难道不是在为安倍向修宪迈出一大步当“拉拉队”吗?

讨论到这儿,军事迷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完全是中了安倍设下的圈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媒体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采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报道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海上力量在太平洋方向的溢出是个事实,你拦不住安倍政府利用此点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安倍接下来要迈出的“一大步”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有可能是个“礼物”。这个“礼物”的意义就在于,100多年来,日本一直是决定中国太平洋方向上安全环境的关键点。如果这个“关键点”的问题不能理顺,不久前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太平洋足够大”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思路就难以操作。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应对安倍即将迈出的“一大步”问题。媒体可以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报道方式,但提供政策建议的学者和一线工作的人员不能如此。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