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弘扬焦裕禄精神 指引党员干部前进(2)

河南:弘扬焦裕禄精神 指引党员干部前进(2)

  二、要准确把握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和本质

  焦裕禄是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党树立的先进典型,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近平同志2009年视察兰考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和本质集中表现为“为民务实清廉”。

  第一,焦裕禄精神体现了“为民”的宗旨。“为民”道出了焦裕禄精神的价值指向。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贯穿着一个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对人民无限热爱,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事;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和检验工作得失的标准。他亲民爱民的朴素实践,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是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好典型。

  第二,焦裕禄精神蕴含着“务实”的本色。“务实”指明了焦裕禄精神的实践路径。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关键是一个“干”字,而且是务实地干、有效地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认真调查研究、不做表面文章,从兰考的实际情况出发,和县委同志一起,做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等等,都彰显了务求实效的作风。

  第三,焦裕禄精神展示出“清廉”的形象。“清廉”铸就了焦裕禄精神的坚实根基。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清廉作了生动的诠释,彰显出共产党员的本色,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焦裕禄同志正确处理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三、要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焦裕禄是为民的榜样,是务实的标杆,是清廉的镜子。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是省委从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积极抓好全省各项工作的落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就要切实做到“六问六带头”。“六问”,就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发自内心地问一问我们在“四风”上存在哪些问题,认真落实整风精神,把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掉。“六带头”,就要按照省委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做到“一学三促四抓”。“一学三促四抓”是解决“四风”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有效载体。在落实省委“一学三促四抓”要求中,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定出计划,拉出单子,拿出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实实在在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效益。

  党的群众路线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社科理论界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方面,更要有自觉行动。最近,我省社科理论界积极行动,先后举办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理论研讨会、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会等重要活动,一些专家学者也通过报刊、讲堂、论坛等形式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理论研究和阐释,这对于全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目前,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扎实推进,希望社科理论界要学在前面,研究得更深更透一些,做到既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示范者,又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者、推动者。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和大讲堂等平台,把社科理论界的力量广泛联系起来,深化对焦裕禄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使焦裕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要强化理论宣传的效果,要接地气、沁人心,以文化人。要用历史、用常识,用实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来说理论道;要强化服务意识,自觉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于社科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努力形成对党委政府决策有建设意义的对策和建议,彰显社科理论界的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同志们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化研究,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谱写好中国梦的河南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没有过时,实现科学发展是解决诸多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途径是转变领导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领导干部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效,深入调查研究,实现科学领导,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涵。今天我们的工作方法,仍然应该像焦裕禄那样,紧密联系群众、团结和依靠群众、坚持科学发展的办法,要从实践中总结,从调研中发现,从群众中学习。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关键在于立足岗位,有所作为。教育系统制定了“三服务、一满意”的活动规划,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