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在党员干部中牢牢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个人生了病,就要看医生。思想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医治,及时打针吃药,决不能讳疾忌医。要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所说的“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整治党员干部奢靡享乐之风的一剂良方,就是切实有效地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物质如何改善,艰苦奋斗都应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讲究吃穿、比薪水高低、贪图享乐、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这些都是同共产党人的情操格格不入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大敌。过去我们常讲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现在虽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谈不上一块苦,但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奢靡享乐之风。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尤其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当前,奢靡享乐之风的一个重要主体是公职人员,一个重要源头是公款消费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干部什么钱都敢花、什么钱都敢挪用,办公经费敢拿来吃喝,扶贫救灾款项也敢拿来挥霍。鉴于此,必须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使那些以手中权力换取奢靡享乐的公职人员付出沉重代价。党风政风决定民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领导干部带头示范,自觉落实各项制度,杜绝奢靡享乐,才能让反对奢靡享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坚决破除思想误区,特别要反对消费主义等助长奢靡享乐的观念。受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一些人借所谓“奢靡享乐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的观点为奢靡享乐之风背书。这种主张往往披着学术外衣,有一定的迷惑性。倘若单纯从经济学视角看,适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能起到一定拉动作用,过分强调节俭会影响消费,的确不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果再往前跨一步,得出应当鼓励奢靡享乐的结论,那就不免流于荒谬。当前,各地各单位反对奢靡享乐之风正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难免会有个别高端消费行业受到影响,个别消费统计数据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是乘势前进,把反对奢靡享乐之风这场硬仗继续打好,还是观望甚至停滞不前?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我们不能只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迷失根本、迷失方向。鉴于奢靡享乐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威胁,那种罔顾世世代代的经验,硬说奢侈享乐造就国家辉煌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必须予以批判、澄清。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归根结底要靠高远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徒法不足以自行。”从各国历史看,限制奢靡享乐的法律几乎同政治社会同样古老,然而,奢靡享乐之风却屡禁不止。要根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从内心深处拔除奢靡享乐的低级趣味,代之以健康、高尚的趣味。平庸的灵魂往往沉湎于奢靡享乐,伟大的心灵总是被伟大的事业所吸引,无暇且不屑于追求奢靡享乐。正如卢梭所言:“讲究排场与讲求诚实,这两种追求是不可能同时并存于正直之士的心中的。被许多无益之事败坏了的心,是不可能追求伟大的目标的。”有志气、有担当的当代中国人不应忘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古训,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有为全人类最美好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没有这种精气神,就不免跌入追逐低级趣味的奢靡享乐的泥潭。当前,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艰苦奋斗光荣、奢靡享乐可耻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心浮气躁、唯利是图的社会心态,反对竞相攀比、炫耀斗富的不良风气,努力塑造去奢返简、刚健质朴的社会风尚,夯实反对奢靡享乐的社会心理基础。相比法律和制度建设,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建设更为任重而道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