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海洋生态治理创造新经济“绿色港湾”

摘要: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1%,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丹麦四面环海,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扼守欧洲大陆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国家进入大西洋的咽喉要道,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海洋国家。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1%,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丹麦四面环海,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扼守欧洲大陆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国家进入大西洋的咽喉要道,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海洋国家。

海洋环保理念先进

丹麦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海洋生态和海洋环境的国家,在海洋环保上走在世界前列,其高度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污水处理系统实行了现代化的科学改造,几乎消除了污染海洋的废物排放,并对海洋水质进行精密监测,海洋环境显著改善,再现碧水蓝天的童话王国美丽形象。

历史上造成丹麦周边海域污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为了净化海洋环境,丹麦政府严格限制向海洋排放污水,在1987年制定了首个《水资源管理计划》,之后多次更新和修正。一般污水中含有氮等大量有机营养物质,是造成海洋赤潮的主要原因。在局部海域中,如果含氮的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海洋中的藻类就会迅速繁殖,这些藻类多呈赤褐色,赤潮也因此得名。当这些藻类死亡后,沉入海底被分解时,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氧气,造成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

根据丹麦环境部2011年的统计数据,丹麦自1987年实行《水资源管理计划》以来,已减少向海洋排放7万吨氮。2011年12月生效的最新的《水资源管理计划》把丹麦的水域分为23个子区域,针对各个水域的特点,设立了单独的排放管理目标,由地方政府具体执行,以保证丹麦到2015年进一步减少9000吨氮排放量,丹麦所有水域都达到理想的生态平衡状态。

丹麦环境大臣埃达·奥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丹麦政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并没有污染的水环境,以满足人们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繁荣的需求。我们希望现代社会的人类活动不应该超过海洋所能承受的负荷范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丹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达到理想的生态平衡,我们针对不同的水域,设立不同目标,在成本和效益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取得适当的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奥肯表示:“治理海洋污染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广泛共识。丹麦在治理海洋污染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我们从立法上进行保障,实时对海洋水质进行有效监测。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严格限制并力求杜绝海上航运对海洋的污染。”

1

(图为著名的“小美人鱼铜像”,坐落在哥本哈根海滨公园的海边,多年来一直被视为丹麦的象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