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潮下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应注重三大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家庭财富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子女送出国门,完成学业。也有很多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工作过几年后,感到还需不断提升,于是远赴海外求学。

近年来,随着家庭财富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子女送出国门,完成学业。也有很多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工作过几年后,感到还需不断提升,于是远赴海外求学。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然后在一个专业对口的大公司工作几年,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梦想。然而,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文凭只有与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成为打开未来之门的敲门砖。对于许许多多中国留学生而言,找工作之路堪称“一把辛酸泪”。

选择专业需考虑就业前景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数据,我国已成为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7.45万人。留学生群体如此庞大,但能够真正实现“本地化”“国际化”的并不多,很多人成为“海归”甚至“海待”。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选择不科学,影响就业。 

美国法律规定,美国公民在招聘中有优先权,留学生必须证明自己比美国人更优秀才有可能被聘用。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多年不景气,使得中国留学生就业之路更为艰难。有些留学生发出了逾千份简历仍旧未获得面试机会,有些人硕士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学校继续读博士,博士毕业后仍旧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有些人甚至长期做博士后。虽然最终多数人都能找到工作,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学非所用,难以发挥专业特长。

选择专业时盲目跟风,缺乏对美国专业发展及就业市场的深入了解,是很多留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精算师在美国是需求量很少而且门槛特别高的工作,初级岗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全美国有130多万个会计专业工作岗位,而精算工作岗位仅2.2万个。

美东某大学精算专业硕士班共14人,中国学生有8人。1名中国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确定到一家美国保险公司工作,因为她有该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实习经验。7名中国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6人回国,1人回国后未找到满意的工作,回到美国继续读博士学位。刚刚在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了精算工作的杨宇感叹精算专业找工作不易:“现在国内的人听说精算专业在美国很热门,到美国学精算的人突然增加了很多。每一次招聘会都能看到好多中国留学生,每个岗位至少有50人应聘。”

1

平时应注重积累当地实践经验

美国大学理事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美国四年制私立非盈利大学学杂费平均为29056美元,公立大学平均为8655美元。美国最贵的10所私立大学2012-2013学年学杂费平均超过4.5万美元。在美留学需要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并不意味着留学生只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参加丰富对口的社会实践是留学生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