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季度GDP数据公布后,日本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甘利明从积极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当前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增长有利于实现按期增税,不过他也表示,具体还要等月底进行集中讨论,再由安倍晋三根据各种材料作出判断。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安倍晋三已安排官员认真评估增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报道称,官员对这一问题高度紧张,已经有些“神经质”。
是应该优先确保财政可持续性,还是优先摆脱通货紧缩?执政的自民党为这个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两难问题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将摆脱通缩作为最优先目标,并且制定了物价上涨2%的目标,希望能在2015年前达成。不过这一政策导向目前看来有很大问题。
6月份,日本除新鲜食品外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0.4%,为2008年以来的最大升幅,也为一年多来首次上升。核心CPI是日本央行最青睐的通胀衡量指标,也是判断经济是否复苏的重要依据。然而,日本当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主要是由于日元大幅贬值导致的进口成本上升,尤其是为替代核电而进口的能源价格增加,企业不得不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种物价上涨显然并不等同于经济活力增加。而在安倍政府努力用各种宽松手段对抗通缩的同时,日本债务问题已不可避免地加速恶化。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底日本政府债务首次突破1000万亿日元,达到约1008.6万亿日元。2013财年日本政府年度预算约92.6万亿日元,其中42.8万亿来自新增国债。为改善财政状况,日本政府原定通过提高消费税来增加政府收入。
然而当前日本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并未上涨,增税必将导致消费者的支出压力进一步增加,刚刚呈现良好势头的消费势头面临威胁。为防止经济因为征收消费税增税而大起大落,安倍内阁认为有必要研究财政补充预算,然而大型的补充预算又会令日本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在日本14家民间调查机构中,有7家机构认为如果因担心经济增速放缓而增加补充预算,那么日本的财政重建就很难实现。
(日本政府债务掉进“千兆陷阱”)
经济刺激政策或再加码
目前看来,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段时间,是“安倍经济学”最为辉煌的时期,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接近4%,这是日本多年来都未曾有过的经济表现。然而,任何刺激政策都会面临效应递减的问题,“安倍经济学”也不例外,日本经济的复苏势头是否已经在第一季度“触顶”?今后是不是又要重回低迷状态?为防止这种消极的市场情绪蔓延,日本政府和央行的政策在下半年会继续加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