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有句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3]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也就是说:历史发展进程是不可能也不允许臆造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反映“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的认识来回顾和总结历史。
上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也就是体现了对“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因此,我们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把握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讲话”中的第五个“深刻领会”,即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这个重要论断中当然包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等。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今天讲这个问题决不是老生长谈,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以及资讯传播信息化和搞市场经济背景下,强调这个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现在有些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表面上不反对提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认为那是遥远将来的事,而且把它与说“空话”、“大话”联在一起。这些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这是极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讲话”中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些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有意无意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隔裂开来。认为讲“共同理想”还凑合!别提什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这也是极其错误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讲话”中指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同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他强调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我们之所以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因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4]前己述及,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等。在这样背景下,各种各样“主义”交相杂陈、众说纷纭。什么宪政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等。这些“主义”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三道四。既有“唱衰”,又有“捧杀”。前几年“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傲慢论”就不绝于耳。现在又有人说我们是搞“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