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浅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等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领导干部要有“德”字当头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历来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领导职位本身就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一种考验,能够面对各种利欲诱惑而不为之所动,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是人之楷模。能够懂得自知之明,有意克服人性的弱点,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操守基本道德标准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修身立德,首先应该在人格上令人尊重和信赖,要讲大局、顾全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思想防线,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和廉洁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才有感召力和号召力,群众才能真心实意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
领导干部要有“信”字当头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贯彻落实和执行,对我们的干部来说,是一次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特别是理想信念和忠诚的考验,是对党性、对人的思想品质的砥砺。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来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的无数先烈和优秀儿女,怀着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信仰共产主义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了今天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信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力量。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个标准作为制定决策、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理想和信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
领导干部要有“公”字当头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影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作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还是把它当作谋私利的工具,这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使正确就能得到人民的公认和尊重,也会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真正产生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被社会承认的荣誉感。否则,它会使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让人身败名裂。所以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尽“扶危济困”的力,真正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努力让广大群众都能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廉洁奉公的模范。
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按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具体要求,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恪守宗旨、服务群众、清正廉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扑下身子,埋头苦干,转变工作作风,大兴务实之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取信于民,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学习教育,夯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学习过程中,要把作风建设教育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结合起来,同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章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密切联系基层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结合起来,系统学习,融会贯通。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保障机制。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按照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要求进行,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拓宽监督渠道,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拧在求实上,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