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是居安思危加快、发展的源动力。早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如果不能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在经济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毛泽东关于“球籍”问题的忧思并非危言耸听。拥有十亿之众人口的泱泱大国被开除球籍,自然可以理解为伟人的一种激愤夸张的预言。但是,从中国近现代的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又不能不认真地把这看作是中华民族面临挑战与危机的一种信号。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对“落后就要挨打”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但对“崛起必遭遏制”还思想准备不足;对“发展才能安全”有了深刻认识,但对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的不安全因素却在思想上准备不足,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应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比较好。国际上和平发展是主流,给我们提供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较好环境;国内政治、社会形势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市场繁荣。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是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扎实工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忧患意识最终要落实到实现中国梦的行动上。增强忧患意识,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从而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首先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挤兑我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决不能盲目乐观,忘乎所以,掉以轻心。其次要勤勉敬业,科学高效地干好工作。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事业,最终在成效。作为党员干部,包括所有人,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争创一流成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再次要艰苦奋斗,力戒奢靡浪费之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一届党中央上任伊始就果断做出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要求全党力戒奢靡浪费之风,深得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且了明显效果。我们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树立起勤政廉洁的良好风气。最后要执政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防止脱离群众。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展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方法,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注入强劲的动力。
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发展思想,更需要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瞄准当下,心存忧患,某种程度上说,和描画未来一样有意义。十八大报告特别提醒我们,“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在国家竞争中增强紧迫感,才能离中国梦更近一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同时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正确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善于看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