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

中共党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

2011042700022758247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党的群众路线经过提出、形成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在提出阶段,“依靠群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二大”《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这是已知的党的决议中最早提到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1928年11月李立三根据“六大”精神,同浙江地区负责人的一次谈话中使用了“群众路线”一词,这是已知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早的口头表述。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次提到“群众路线”,这是已知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早的文字表述。毛泽东是对党、军队与群众的关系阐述得最早、最多、最为系统、最为深刻并且最努力付诸于实践的党的领袖,这些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著作、讲话和实际行动中。毛泽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奠基人”。 在形成阶段,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等许多著作和讲话中,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以及在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都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七大”第一次明确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观点正式形成。

在发展完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对“群众路线”做过阐述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八大”党章和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群众路线做了新的概括和系统阐述。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82年十二大《党章》又增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由此,“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政治概念发展成为一个有完整表述、系统内容、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宗旨”,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都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做了丰富和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它实质是回答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回答党的正确路线“从哪里来”,党的宗旨“到哪里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关乎党的性质的问题,回答的是党的宗旨“到哪里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问题,回答的是党的正确路线“从哪里来”。“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

“党的群众路线”大致经历了“提出、形成、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