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接地气”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新疆:“接地气”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治区党委要求党员、干部“接地气”。作为自治区党委派出的众多工作组中的一员,新疆水电设计院工作组在如何“接地气”这一鲜活说法和生动实践中,有着深刻体会和思考。

沉下身子接地气,是工作组完成转服活动任务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唯有“接地气”才能筑底气,提升群众工作本领,提高致富群众的能力;唯有“接地气”才能生灵气,从村民脱贫致富的实践中,找到帮扶工作的新点子、新路子;唯有“接地气”才能催正气,村民的感恩之心、淳朴之态,会让我们在实践中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唯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把村民的意愿诉求带上来,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下去,脱贫致富路子宽了,村民对党的感谢多了;唯有“接地气”才能长才气,村民对实际情况最了解,对生活体验最深刻,他们当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创造力。

接地气,要先打底气。对工作组而言,“地气”是啥?就是所住村的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对工作组成员而言,工作的根在村里、源在村民,村民那里有丰富的语言、精彩的观点、生动的实践。在进住之初,我们只有强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八大精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双语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补上党的农村工作知识,才能真正熟悉群众语言,学会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才能尽快进入角色,迅速开展工作,打开局面。为给85户村民养殖的6000只鸡提供饲料和技术帮扶,工作组成员向育雏厂家、饲料公司、养殖大户、畜牧站仔细学习了家禽养殖、防疫知识,有了这些底气,村民才从原来心理上远离我们,到主动接近我们、支持我们,确保了庭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接地气,要勇于奉献。下了基层,见了群众,不等于就接了地气。“接地气”要放下安逸享受,在基层摸爬滚打,要下真功,呆下去,踏实干!对每一个自治区工作组而言,从乌鲁木齐大城市到最基层的村组,从机关到基层、从面上指导到具体实施、从单纯业务到农村综合工作,没有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说土话、住土房、走土路、下土地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没有想干事,想干成事,想为老百姓服务出力的胸怀,无法在村组呆一天,更别提干出成效,让老百姓满意,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为解决43户村民480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工作组与村民一道卷起裤腿、挽起袖子,挖管沟、铺管道,村民看到工作组成员与他们一样,也是一身土、一手泥、一同坐在地头上时,少了些拘束,多了些亲近自然,主动靠近工作组,说实话,拉家常。真情换真心,村民们送来了“引水解旱情、实干得民心”的锦旗、摁有23位村民鲜红手印的“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感谢信。

接地气,要心中有百姓。“接地气”要身到,更要心到。心中有百姓,才能站得住、扎得深、立得牢,不至于神马浮云,漂在空中;心中有百姓,才能接地气、有灵气,才能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得到水分,才能丰富阅历,长才干。在前期走访中,我们工作组总结了“六多”工作法,多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多询问群众的疾苦,多观察群众的生活现状、发展潜力,多迈腿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劳动,聊家常,谈发展,多与村民算经济账,多从村民所处环境、所居地位去思考,去筹划,最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与信任。为鼓励和保护村民养殖积极性,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敏感时间点,工作组逐户走访了85户养殖户,查看村民养殖状况,了解存在的困难,讲授注意事项,使绝大多数村民养殖成活率在85%左右,户均增收将达1500元,村委会给工作组送来“全心下基层,真心帮群众”的锦旗。实践证明,只要用耐心、虚心、诚心、对待群众,就能真接地气,得到群众拥护与认可。

接地气,要真心做实事。进住之初,工作组就通过宣传橱窗、工作简报、致村民公开信、面对面宣讲等多种方式宣传自治区转服活动目标要求、主要任务、纪律要求,宣传新疆水电设计院“双向”承诺事项,但多数村民并不十分热情、积极主动。经分析才发现,村民对我们不仅要观其言,更要看其行,评其果。症结找到后,工作组充实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走家入户,及时根据村民的建议和走访时发现的村民的困难,连续开展了爱心捐款助力扶贫、慰问困难群众、捐资助学、解决农业生产困难等9件实事后,老百姓对我们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跟我们近了,主动邀请工作组成员到家中坐客,有困难愿意找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有喜事愿意与我们分享,工作组连续收到村民四封喜帖。村民前后对工作组态度的巨大反差再次说明,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村民才能认同,我们的工作才有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