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的灵魂、创新及历史特点(4)

中共十八大的灵魂、创新及历史特点(4)

中央关于学习十八大精神的通知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的新要求。

2012年9月3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提出的宏伟目标,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归结起来说,我们在这20年已经做和将要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5年,对我们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⑩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题目和主题均强调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比较而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主题关键词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质的区别: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建成”把奋斗目标提到指日可待的程度,大大拉近了我们与小康社会的现实距离,使小康社会近在眼前。也就是说,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明朗、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四)关于改革开放或改革

改革开放或改革,可以说是新时期30多年来召开的7次党代会(从十二大到十八大)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但每次党代会报告对改革开放阐述的角度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从党代会报告对改革开放的阐述,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3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开创,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十七大报告在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历史地位,并对改革开放作了定性和高度评价。与十七大报告的集中综合论述不同,十八大报告则对改革开放作了分别论述,尤其是对人们关注的、事关改革的诸多难题做了回答。如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之,改革理念、改革精神贯穿于整个报告中,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方面。

以上通过十八大报告主题找出的四个主题关键词,其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线,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是动力。它们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是有机地构成十八大精神灵魂的四个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比较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可以发现,两者的主题关键词是基本相同的,这又如何理解?笔者以为,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这说明两者有内在联系,两者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但更有发展、创新和升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着重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则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三者的内在联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十七大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十八大则提升为指导思想;关于小康社会,十七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改革开放,前者是综论历史进程、经验和地位,后者是有针对性地对诸方面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阐述,体现了攻坚克难。

二、十八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

如何认识领会十八大报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笔者以为,十八大报告的确有许多以前表述过的内容,这体现了对以前党代会报告思想精华的延续和继承;同时又有诸多新思想新表述,这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创新性,表明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有关十八大报告的创新或亮点,新闻媒体、理论界和学术界有诸多概括[11],笔者综合这些论述将其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报告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十八大的首要历史贡献。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全面的、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及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胡锦涛在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的“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的,这次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报告还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

3.党的奋斗目标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4.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强调“八个必须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必须坚持”,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科学结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提升到“五位一体”。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建设总布局;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建设”列入总体布局之中,拓展为“四位一体”;十八大则根据发展实践遇到的问题,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总布局的战略高度,由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6.“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报告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其内容主要有国家政权机关立法决策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直接协商、基层民主协商四个层面。十八大期间,贾庆林在北京代表团讨论时就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作了专门论述,他高度评价说:“把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新。”[13]

7.“两个翻番”、“两个同步”,民生建设重大新举措。报告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学者认为,两个翻一番吹响了民生中国的进军号。《澳门日报》社论指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具有里程碑意义。报告还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两个百年目标”更加明确,“三个自信”非常坚定。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满自信,是以深厚的底气为基础的;自信而不自满,是我们党更加成熟的体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