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公平正义建设成为硬道理
促进公平正义建设,有利于将我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各界人士聚集在一起,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壮大社会主义建设力量。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进入转型发展期——面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要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并且二者紧密关联、唇齿相依。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长期严重不均衡,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复杂交集难解的现状而言,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显得更为急迫。这就需要确立一种转型发展的新思维。我们可以考虑,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让其成为另一个硬道理。
一
让公平正义建设成为硬道理,强化社会公平正义取向,是由我国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追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追求进步的,公平正义作为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同时,它也是人自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始终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价值追求,关系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增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在处理这些关系上的公正、平等、合理,亦即要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
公平正义是聚集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现实需要,成就当代中国梦须以公平正义凝聚力量。公平正义犹如一面旗帜、一座灯塔,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我们高举这面旗帜,有利于将我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各界人士聚集在一起,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壮大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如果缺乏公平正义,社会将会逐步分化甚至分裂而变成一盘散沙,我们的国家将丧失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将遥遥无期。要用公平正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公平正义是破解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基本矛盾的关键所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取向。公平正义不仅为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要,而且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要,公平正义缺位,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可以说,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基本症结,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和矛盾就是求得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均衡发展。
二
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中由机会平等、按贡献分配以及社会调节等原则组成的基本规则体系,是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以及程序公平”在内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从我国现实看,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应维护的基本公平。主要包括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及程序公平,消除实现这些公平的制度、政策障碍。二是应确保的底线公平。即必须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最基础需要,优先保证生存权利、健康权利、受教育权利等。三是应加强的发展公平。包括大力促进各种发展权利平等、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持续改进人平等发展的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