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专访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宝生

20130412_64172370679cdda5e34aOr8rOOd6iXcN_副本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已经成为现今的热词。请您谈谈“中国梦”的提出为何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和共鸣?

陈宝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其理论发展的必然性,更有其实践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梦”的提出正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基础上再一次给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总动员,也是对中国今后面临的形势、民族复兴的任务和目标的总概括。因此,“中国梦”已成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和鼓励奋斗的核心概念,成为指导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

本世纪前十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综合国力几乎每年上一个台阶,先后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大国、世界第一进出口大国、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前,在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我们和美国的经济规模差距还是2.6倍左右,到去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时,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就已经缩小到1.5倍。在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要看到,在这十年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社会领域、国际环境,特别是人们内心深处都发生着各种变化。为什么强调要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呢?因为我们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高速推进,我国快速融入全球化进程,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讲,我们面临的复杂局面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心理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汶川地震、SARS、金融风暴、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我们挺了过来,举世关注我们取得的成就,但今天,我们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急迫、更加尖锐。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大国责任论”等议论,其实,这也都反映了全世界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巨大变化所表现出的困惑与关注。中国下一步怎么走,是举世瞩目,也是举世期盼的。在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明确目标,向世界、向国人昭示我们下一步往哪里走,这就是十八大所指明的问题——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也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就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迅速传播,迅速深入人心,迅速掀起了学习讨论热潮。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需要认真阐释的重大课题。我认为,我们对“中国梦”的研究和阐发,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中华优秀文明发展的历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为依据,全面升华、准确阐述,以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

记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您谈谈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