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民党: 重整旗鼓抑或风光难再?(4)

德国社民党: 重整旗鼓抑或风光难再?(4)

历史上的压制和迫害未能阻止德国社民党的崛起、发展和强大。相反,专制国家的压迫令社民党更显其高贵,也在道德上提升了社民党的政治使命。在俾斯麦政府的迫害法律结束时,社民党比之前的状态更好,党员人数增加了,选区扩大了,议会议员人数加倍了。这些经验对于德国社民党来说是重要的:他们在苦难中取得成功,在反对派时期获得发展、达到目的。所以,社民党似乎“乐于”受难。有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马克思主义长期影响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严格的科学。这种科学的关键理念是“发展”。社民党历史上,没有哪个概念像“发展”的理念这样深刻地影响了社民党的四、五代人。比如,坚定地信仰“发展”理念的积极进程令社民党经受住了危机和迫害的考验。无论是俾斯麦还是纳粹时代都是残酷而黑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要求给社民党人以信念。

在2009年9月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中,德国社民党遭遇了战后最惨重的失败,丧失了执政地位,再度沦为反对派。现在,默克尔政府的主要矛盾不在国内,而是忙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其国内主要政策同社民党执政时期也没有原则冲突。德国社民党在国内政策上似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面对这样一个难以有所作为的时期,德国社民党开始更多地关注党的自身建设,决定对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进行改革,也就是说,希望把在野这几年作为加强党组织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时机。德国社民党的这次改革内容涉及到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改革过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将会影响到该党是否能够赢得下一次联邦选举,还将影响到德国社民党在与其他左翼政党的竞争中能否起到主流政党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作为反对派,社民党对德国的发展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社民党,基民盟的社会良知就会长眠。而基民盟同社民党争夺中间阶层的做法,恰恰也说明了社民党的价值。

四、未来路漫漫:继续做反对派抑或充当联合政府的小伙伴

2013年9月,德国将举行新一次联邦议会选举。目前,社民党的民调支持率仍持续低迷,重新执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样的局面下,如何确定自己的选举纲领,如何动员选民,都是社民党面临的重要任务。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是前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他是施罗德政策的支持者,至今仍遭受许多左翼人士的批评。

2013年4月14日,德国社民党在奥格斯堡举行的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选举纲领《我们决定了》。其中着重强调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就业方面的核心承诺是实行全面的每小时8.5欧元法定最低工资;原则上“好工作”要获得“好报酬”;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应当限制劳务派遣和“低薪”岗位;同工同酬,包括男女同工同酬;教育方面,主张从托儿所到大学教育都应当免费。社民党希望,每个人只要愿意,就都能够进入全日制学校学习,所有公民都拥有继续教育的权利。

社民党在2013年的选举中对于社会公正的强调,可以看作是向左迈出了一步。但选举纲领中的提高税收等内容,与施泰因布吕克的主张不尽一致。社民党要在成立150周年之际再次赢得选举似乎是不现实的。

实际上,社民党自2009年大选失利以来,在联邦州的一些选举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在16个联邦州中有9个是社民党执政。但是,社民党在联邦层面上还没有从2009年仅有23%得票率的惨败中恢复过来。与基民盟相比,社民党因政党谱系的变化而遭受的损失更大。直到今天,社民党还能感受到施罗德改革政策的余痛,这场改革对于德国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却导致了许多长期选民的流失和背离。绿党的强大和左翼党的稳步发展从左翼蚕食着社民党的选民基础,削弱了社民党的影响。如今,有“欧洲危机总理”之称的默克尔锋芒正旺,而基民盟同样强调中间阶层的作用,又从右翼挤压了社民党的生存空间。社民党虽然希望与绿党结成红绿联盟,但实际上参政的可能性几乎只剩下与基民盟结成大联合政府,成为基民盟的小伙伴。而这个结果却不是社民党选民所期望的,社民党的许多领袖,尤其是地方的州市长们担心联邦层面的妥协会威胁到社民党在地方选举中的结果。因此,社民党依然面临着选择执政还是做建设性反对党的问题。

德国社会学家拉尔夫·达伦多夫曾在30年前宣布“社会民主党时代的终结”。但是,社民党并未消亡,虽然经历坎坷,却仍然是德国的两个人民党之一。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德国,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教育公正也正遭遇威胁。要消除这些不平等,要建设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社会,就需要社民党继续发挥作用——无论是作为执政党,还是反对派。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