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今国际政坛仍然活跃着一些近百年或百年以上的政党,这些党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有的仍在执政,成为本国政坛的中流砥柱,有的虽然在野,但却没有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2013年5月23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建党150周年纪念日。作为德国政坛历史上最悠久的政党和重要的政治力量,社民党一路走来曾多次遭遇危机和困境,但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本刊将以德国社民党作为开篇,开设“百年大党的兴衰之路”专栏,选取有代表性的百年大党,在展示它们自我定位、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如何保持老党、大党生命力的思考和关注。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至今已经走过整整150年的风雨历程,从一个饱受歧视、惨遭迫害的边缘政党发展成为德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曾在战后长期治国理政。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德国社民党也逐步完成了从工人阶级政党向人民党,从无产阶级向新中间的转变。尽管德国一些媒体不无嘲讽地以“老大妈”来形容社民党,但回顾历史,社民党无疑有充足的理由为150年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它始终坚持为“小人物”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始终坚持为民主制度而奋斗。
德国社民党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政党,在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与此同时还能够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当然,变革的进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德国社民党面对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始终挣扎于维持自身的传统价值抑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两难困境之中。能否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将决定德国社民党是否能够在未来续写其辉煌的历史。
一、辉煌的历史成就:站在“小人物”和民主的一边
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工人政党,德国社民党始终站在民主的一边。它曾为魏玛共和国而奋斗,为反抗希特勒而斗争,从一开始就竭尽所能为所谓的“小人物”谋求更好的生活。社民党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是约束资本主义,将民主的自由思想和对公民的最大程度保障结合起来;主张建立社会福利国家制度,通过经济增长实现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民党的主要成就。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斐迪南•拉萨尔于1863年5月23日在莱比锡建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尽管自1848年革命失败以来一直遭受压迫,德国工人阶级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从未停止。工人运动领袖坚信,只有通过建立独立的政治组织才能争取平等的普选权,实现反抗压迫和反抗剥削的社会改革。1869年8月7日,奥古斯特•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在爱森纳赫创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工人政党。它的名称虽然不是共产党,但其性质基本上是共产主义的政党,并且是第二国际时期各国建立的28个工人政党中最强大、最有影响的一个。在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久,全德工人联合会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875年5月在哥达合并,成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工人阶级社会状况的恶化、1873年和1896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与工会的密切合作使社民党逐渐壮大,即使俾斯麦的压迫政策也无法阻挡。在1890年帝国议会选举中,社民党已取得19.8%选票,到1912年更是以34.8%支持率成为议会最大政党。工人在政党体系中有了自己的声音。在帝国时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社民党主要是先争取民主基本权利,进而提升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当时社民党的对手是天主教中央党,以阶级斗争和宗教派别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都非常激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