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多执政风险:答好新时期的”考题“

应多执政风险:答好新时期的”考题“

执政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影响党的执政安全、动摇党的执政地位的各种危险。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执政地位不可能一劳永逸;执政风险是伴随执政党执政活动始终的一种现象。我们党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执政风险具有两重性,对执政风险不能被动抵御和规避,而应主动应对和防范。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提出了用以应对执政风险的“两个务必”并付诸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和实践证明,应对和化解执政风险,必须在全党牢固树立“赶考”意识和“两个务必”思想。

20060621215603919

“两个务必”的本质是人民对党的“考试”

毛泽东同志把党在全国范围执政称为“赶考”,要想考试合格,就要保持“两个务必”,发奋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党中央就会提醒全党保持“两个务必”。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立足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号召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两个务必”具有深刻的内涵。一是新中国的成立只是历史长剧的短小序幕,如果在这一成就面前骄傲起来、贪图享乐,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发展,因此全党必须戒骄戒躁,勤勉努力,永不停顿的前进;二是我们的革命是依靠人民的支持取得胜利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我们只有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会不断赋予“两个务必”新的内涵,但它的本质含义即“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是恒久不变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两个务必”,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倡导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党员干部要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那样“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64年来,我们党正是以积极的心态、百倍的努力、坚强的意志继续着从西柏坡开始的“赶考”,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

“两个务必”揭示了政党、国家兴亡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这“四个包含”是对“两个务必”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说明,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必须保持“两个务必”。中华五千年,有多少英雄浮沉,有几多王朝兴衰,历朝历代,如黄炎培所概括“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政怠宦成”仿佛成为难以突破的铁律。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到西柏坡一直在深沉的思考,可以说“两个务必”是他向全党提出的破解“政怠宦成”、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锐利武器。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对自身奋斗历程的深刻反思和总结。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党内几次骄傲思想给党的事业带来的重创,毛泽东同志总结到:“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第一次是在1927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到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忘记了国民党将要袭击我们。结果犯了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1930年。红军利用蒋冯阎大战的条件,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又犯了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1931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接着全国人民在日本进攻面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犯了更严重的错误,使辛苦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损失了90%左右。第四次是在1938年。抗战起来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使得受这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影响最大的那些地方革命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损失。通过对党的历史上遭受的几次重大挫折的分析,毛泽东同志认为骄傲自满是使党的事业屡遭重创的重要原因,要求全党“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并公开印发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警示全党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失败教训“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要求。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我们党任重而道远,需要永不懈怠、永不停顿、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奋斗。党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单靠先锋队而没有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毛泽东同志在开辟中央苏区时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以弱胜强,虽经迭宕起伏,却能屡次绝处逢生,关键就在于广大民众能把最后一粒米送去作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只有保持“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才能密切党群关系,继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如履薄冰的“赶考”精神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体现。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列强帝国的崩溃,当今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的下台,都同丧失民心密切相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以为自己曾经做过一些好事、有贡献,就骄傲自满,丧失艰苦创业的斗志,随心所欲滥用手中的权力,损害人民利益,老百姓就会怨声载道,党的执政地位就有失去的危险。“两个务必”是我们党自我警醒、自我督责、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内在动力。坚持“两个务必”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并不断提高预见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进而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人民政权的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