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十二运会赛程过半。在新的奥运周期,中国竞技体育的一些传统优势项目,在全运会上顺利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新规则、新项目、新运动员,透过全运会的窗户,我们看到些什么呢?
后备人才储备厚度
中国男子跳水在伦敦奥运会的难度系数已全面落后,这次有了不小的突破。名将邱波挑战了难度系数高达4.1的109B,发挥十分出色,何冲、秦凯等人也不断冲击新动作、新难度。13岁的山东小姑娘刘昕还在女子10米台比赛中战胜了两届奥运冠军陈若琳。
中国体操队也顺利完成新老队员的更替,周施雄、邓书弟、刘榕冰、商春松等新一代选手开始稳挑大梁。蹦床项目的小将高磊和刘灵玲异军突起,分获男、女个人亚军。中国蹦床技巧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刘兴说,中国蹦床保持着集团性竞争优势。
女子举重赛场上的“黑马”奔腾,让中国举重协会主席马文广发出慨叹,“没想到后起之秀这么多”。小级别出现了谭亚运、黎雅君,大级别出现了谢虹丽和康月,她们纷纷打破全国纪录,不但基本完成小级别的交替,也让人看到了大级别复兴的希望。
截至9月6日,本届全运会刷新了12项全国纪录,孙杨还以1分44秒47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自由泳的亚洲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完成的包括100多例血检在内的1400多例兴奋剂检测中,尚未出现阳性结果。
新政新规的杠杆导向
本届全运会对足、篮、排三大球实行特殊政策,冠亚季军都可获得金牌,分别按照3、2、1的数量计算。此外,本届全运会还增加了U18的青年组比赛,由过去的男、女篮两项,变成了男、女成年和青年共四项老少混编的赛事,每项金牌有6枚之多,共计24枚金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