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007年5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美国出席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发表演讲。(资料图)
2007年5月17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目标,这种内在本质使得两国的贸易联系强劲而充满活力。这次撰文的背景是,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5月22日至23日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将作为两国元首特别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对话。
图说:2013年7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左五)在华盛顿白宫会见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左四)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左二)。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今年7月9日,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前夕,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加强对话促进合作》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从2006年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至今,两国的贸易额从267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近5000亿美元。实践证明,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谁也离不开谁。
“报纸公关”展魅力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郭惠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外媒发表文章,表明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导人越来越重视主动向外界发表自己的观点,领导人本身更加自信,具有外交魅力。
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领导人出访、参与重大会议前,采用国外报纸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频繁,比如在国外主流媒体上撰文,或者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刊登记录。我国越来越重视积极应用公共外交。曲星指出,报纸的传播面广;具有高影响力的纸媒,比如英国的《金融时报》,读者大部分是精英阶层;此外,报纸的文字可以停留、转载,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较为持久。(参考外交部网站、中新网、《法制晚报》等综合报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