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辽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各地掀起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热潮,对新型城镇化的关注和争议也渐多,归纳起来大体有十个突出问题,急需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城镇化不等于“小镇化”

本世纪初,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城镇化随之盛传。然而,有些人夸大小城镇的作用,主张中国的城镇化要以小城镇为主,误导城镇化是“小镇化”。过去的城乡二元体制,要求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导致“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形成了“城乡二元城市化”模式,造成“乡乡建城镇,镇镇像农村”的尴尬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100个小城镇抽样调查发现,除浙江、江苏、广东的少数小城镇外,多数小城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0.2万至0.3万人,小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增长率基本相同,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非常有限。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下,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载庞大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极为有限的功能,也无法承载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而且过度的小城镇开发,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城镇化切忌“空心化”

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核心是生产要素集约化,以二三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集中。目前,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其中不乏较成功的典型案例。但从总体看,也存在城市化要素集中度低、产业丰厚度不高、产业支撑力不足、规划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背离了城镇化规律,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同步,甚至彼此脱节、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城市开发,造成新城建设缺少产业支撑,缺少生产要素与人口的有序流动与集中,无法形成城市经济所特有的“集聚效应”,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原则,形成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格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绝不能搞“全域化”

中国正开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国家卫星遥感图像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倍,有些城市建成区扩张了近20倍。然而,有些地方城市化建设不够理性,恨不得把本区域都变成城市。殊不知,城镇化是个严肃的科学命题,需从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维度,科学界定和把握其规范内涵。仅从地理学空间角度讲,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是 “全域城市化”;从生态学角度讲,城乡兼容的“生态城市”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因此,“全域城市化”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上不可行,国际惯例上更是讲不通,不能让其误导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要防止“去农化”

城市发展需要人口与土地的非农化,但绝不能搞重城轻乡的“去农化”。城市不能脱离农业孤立存在。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地理学家称这种关系为“共生关系”。城市化需要自然空间演化、城市形态蔓延和空间距离改变,大都市的合理空间应当有农村和低城市化地区。按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农业是现代城市的 “绿肺”,是城市生态化的绿色屏障,是生态城市的生命之源,必须把农业与城市有机统一起来,回归生态城市轨道,建立城乡共生、工农同兴的和谐田园城市,实现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城镇化不能变成“水泥化”

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但城镇化不等于地产化,更不能搞成 “水泥化”。近年来,受土地财政和地产利润驱动,城市地产化势头仍很强劲,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硬覆盖快于软配套,地产化冲击城市化质量,使许多城市面临“成长的烦恼”,面临“城市病”的困惑。城市的好与坏不在大小,关键在于规划和建设得如何。世界上不少大都市,人口密度远高于国内大城市。相比之下,国内高城市化率的背后,高成本开发、低水平扩张、粗放化管理等隐忧日益凸显,尤其是地产开发挤占城市公共服务用地,城市绿化被“水泥化”开发所冲击,城市功能与环境质量堪忧,急需走出“水泥城”的困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