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次教育活动的一个鲜明指向,就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坚持从问题入手,正视问题,剖析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边学边查“照镜子”。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清醒。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碰硬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纯洁队伍、推动发展、赢得民心。
一是在群众中找差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干部的作风表现,群众感受最直接、看得最清楚。一些单位对问题查找不到、查找不深,根本原因就是深入群众不够、开门搞活动不够。要到生活最困难的群众家中,到条件最艰苦、矛盾最突出的地方看一看、问一问,了解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群众最盼望的事情有哪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把走出去、请进来与面对面、背靠背结合起来,既注重领导干部当面听取意见,也要让群众有“背靠背”给领导干部提意见的机会,形成上上下下、党内党外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是在思想上寻根源。作风的根子在思想,任何遮遮掩掩、避重就轻,都是有私心杂念的表现,本身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只有思想自觉了,才有行动的自觉和持久。要高度重视抓好学习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深处回答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回答解决好“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好干部怎么做”的实践问题,澄清各种不正确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
三是在行为上抓整改。发现问题只是起点,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要对照“四风”广泛深入查找问题,下决心解决当前群众对党政机关和干部作风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台几项立竿见影、务实管用的具体规定;集中力量办几件真正能够提振民心的好事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是在制度上立规矩。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整个活动的真正实效,应当体现在建章立制,构建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我们要坚持“立、改、废”一起抓。从一开始就要重视研究出台一些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特别是要建立完善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出台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把落实制度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政治纪律,抓好制度执行,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