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中国吉林省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将在年底进行的中日韩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成为东北亚各国热议的焦点。日韩客商均认为,如果这一自贸区最终得以建成,其对相关国家乃至地区经济的推动将不可估量。东北亚研究专家认为,未来两年是谈判的黄金时段,我国应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发挥领导力,以促进产业转型为出发点,并让地方政府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界期待谈判早日达成协议
作为东亚经贸框架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日韩FTA)于2012年11月正式宣布启动,并在今年3月于韩国首尔完成了首轮谈判。7月份,中日韩自贸协定第二轮谈判在中国上海举行,各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便利化、贸易救济、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举行磋商和交流。同时,中日韩三方商定将在年底在日本举行第三轮谈判。
尽管谈判仍处于相互间“摸底”和“试探”的过程,但仍承载着各方的不少期待。舆论普遍认为,一旦自贸区建成,将建成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对于改善各自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图片:在第九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观众在韩国展馆参观、选购。)
参加本届展会的日本IBC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森谷一郎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十分欢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森谷一郎常年从事日中商务网络构筑工作,为日中两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咨询指导。日本经团连会长米仓弘昌也表示,在日本推进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将成为关键。
“对所有的韩国经济界人士来说,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是非常大的机会,”韩国glasslock公司海外事业部主任罗喜中表示,“我们希望能尽快缔结协定,因为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多机会和利润。”
数据显示,2012年,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达到14.3万亿美元,约占到全球的20%。中日韩三国也是全球贸易大国,去年三国进出口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5%。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