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日韩自贸协定推进面临多重障碍 我应以产业转型占据主动(3)

摘要:在正在中国吉林省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将在年底进行的中日韩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成为东北亚各国热议的焦点。日韩客商均认为,如果这一自贸区最终得以建成,其对相关国家乃至地区经济的推动将不可估量。

以产业转型为出发点占据谈判主动性

专家表示,自贸协定或区域合作应服务于我国的总体开放战略。未来两年将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黄金期,建议我国加快实施自身的自贸区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从以下三方面在自贸区竞争战略中占据主动。

首先是注重以中日韩自贸协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蕴岭表示,产业转型不是鼓励更多中国投资投到韩国和日本建产业,而是以中国的内需增长来拉动日本、韩国投资新兴产业。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新型电子消费产品更新非常快,这正是促进产业结构重组以及拉动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强大动力。张蕴岭说:“过去中日韩三国之间主要是出口增长,是成本型的投资带动产业结构,今后可能是中国内需拉动。而且很多新产品可能会先面对中国市场销售,过去日韩都是新产品先在国内推广。”

3

(图片:专家认为,未来两年将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黄金期。)

其次是通过中日韩自贸协定来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合作。目前这方面基本没有开放,包括金融领域、设计领域等现代服务业。在签署自贸协定过程中,中日韩之间将会以制造业型的产业关系为基础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关系,一部分是与生产相连的服务业,一部分就是服务业本身。

最后是加强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雷小华认为,搭建省(道)之间或城市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是目前地方政府开展对外合作的主要方式。在中日韩自贸协定框架下,东北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应积极选择在资源、经贸、人文、教育、科技、旅游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和合作潜力的省(道)及城市,有针对性地搭建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营造出高度互信的沿边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和模式进行推广,最终推动双方国家逐步创立起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